颍州区程集镇张老庄村村民韩兰英展示手工缝制的工艺品。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阜阳市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择业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了颍州区程集镇的几位农民,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的生活变化。
文化生活乐趣多
“做梦也没想到,年轻时梦想的生活,到老了全部实现了。”提及这些年的生活变化,程集镇张老庄村岁的村民韩兰英告诉记者,她现在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教授他人手工缝制工艺品、走上街头跳健身舞、登上舞台参加各类舞蹈比赛……日子过得滋润又快乐。
年月日,记者见到韩兰英时,就被眼前这位精神饱满的老太太感染了。只见她容光焕发,行动敏捷,若不是有人提醒她的年纪,很难猜到她已是年近岁的老人了。当天,韩兰英在张老庄村大申庄农家女书社里“值班”。于她而言,这是个光荣又有趣的工作。韩兰英告诉记者,五年前,她整日待在家里,唯一的娱乐就是到村头和其他妇女家长里短地叙叙闲话。“当时的生活,单调又枯燥。”
年书社成立后,成了张庄村妇女和孩子们经常聚会的场所。书社里有书,还有一些简单的休闲娱乐设施。农闲时,大家坐在一起做手工、绣工艺品;还组成舞蹈队,跳起了广场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韩兰英找到了精神寄托。前不久,韩兰英和书社的社员还出了趟远门,参观了东北三省的手工艺博览会。回来后,她钻研学会了几种手工绣作的新花样。这讨人喜欢的绣作工艺品,引来不少村里的妇女前来拜师学艺。
韩兰英告诉记者,她最喜欢过周末了。因为每逢周末,阜城的大学生志愿者都会来到书社里开展义务服务,陪村里的孩子一起做手工,还教村里的老年舞蹈队新动作,十分热闹。“现在,我迷上了跳舞,脸皮也‘变厚\’了;哪像头些年,不好意思当众跳舞,看见人来就跑开了。”说话间,韩兰英笑了起来:“现在的生活真好,把俺年轻时想做没做的事都实现了,心里很舒坦。”
就近就业心里安
近年来,阜阳市各地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在颍州区西湖镇五里村,村民杜凤强把自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大户经营。如今,岁的杜凤强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在程集镇馨瑞成家具厂做了一名工人,实现了就近就业,拿上了一份可观的收入。
“家里的6亩地都流转了出去,一年有元左右的土地租金;在家具厂干活,每月能挣到元左右。虽然不比在外打工挣得多,但在家门口上班,心里觉得踏实。”杜凤强告诉记者,五里村的土地大部分实现了流转;流转后,村里建了蔬菜、花卉、果木林基地;村里的大多数青壮年还是倾向去大城市打工赚钱,留在家里的老年人就近去基地打工,一天也能挣个三五十元。
因为掌握了木工活的一技之长,杜凤强选择去家具厂就业。早前,他曾在阜城某家具厂工作了八九年,平时比较忙,也不能经常回家。这两年,西湖镇、程集镇等周边乡镇新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家具厂,工人的工资待遇不比阜城差多少。于是,他辞去了在阜城家具厂的工作,年9月份在程集镇馨瑞成家具厂谋到了一份工作。
“在外打工虽然挣得多一些,但家里事儿很难照顾到。”杜凤强说,“在家门口打工,每天都可以回家,既挣到了钱,心里又觉得踏实。”
返乡创业做电商
阜临路从程集镇穿境而过,在东流村路段,有一家新开业的农村电商服务站格外显眼。与其他商店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摆放多少商品,正对店铺门面的是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两张凳子;还有散落在一旁的一些快递,等待物流公司的人员前来取货,直接送到村民家中。这让当地不少村民感到新鲜。记者了解到,这家电商服务站是返乡创业的刘洁开办的。
刘洁今年岁,十多年前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在浙江工作了十多年。年,刘洁得知家乡招募优卡特农村电商合伙人,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决定返乡创业,开办了优卡特电商服务站。刘洁告诉记者,“现在,农民在网上购物不是啥稀罕事了,农村电商市场发展前景好。在家创业,我还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从前不久试营业开始,刘洁对服务站的销售业绩还算满意。刘洁介绍说,对于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很多村民选择从网上购买,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不少。起初,一些村民半信半疑,她不厌其烦地向村民介绍电商运营模式和实体店的区别。村民用过产品后评价不错,便口口相传,店里的顾客逐渐多了起来。
刘洁的服务站是颍州区优卡特电商的总部。刘洁告诉记者,她在程集镇周边的十多个村庄设立了分站。平时,除了帮助村民从网上代购商品外,服务站也兼做物流中转站,有专门的车辆将货物送到村民家中。“在家乡开办电商服务站,既为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购物提供了方便,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觉得今后的生活很有奔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宋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