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曹海峰三十个春秋费爱平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在三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8-31 14:3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曹海峰

三十个春秋,费爱平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在三尺讲台上挥洒人生。

十六届高中毕业班,费爱平用执着和爱心哺育出累累硕果。

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她依然深情守望着她钟爱一生的教育工作。

1982年2月,29岁的费爱平从重庆师范学院毕业,放弃了原工作单位——市文化局的工作,毅然选择了投身中学教育。

当站在教室讲台上,她深深地意识到要搞好教学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必须不断地学习。费爱平深入地研究教学大纲、教材、高考大纲和学生学习能力,增强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修养,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费爱平形成了以凝练、简洁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大密度、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风格。多年来,她孜孜不倦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先后进行过“语文课堂教学的‘精练与密度\’的研究”“求异与变序思维”“整体观照的教学模式”等课题的探讨,引导学生领悟着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她的第一个课题“语文课堂教学的‘精练与密度\’的研究”的结题论文,荣获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师论文一等奖和“攀枝花市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多年的探索与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她所教的毕业班学生,4人获得高考全市语文单科第一;2人获得高考全市理科状元;2人获得高考全市理科第二名;1人获得高考全市文科第二名;多次获得高考平均分年级第一。指导并点评的两篇学生习作选入《全国名校作文大观》。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杂舍杂记 ■ 罗辉

我这儿提及的杂舍,是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钢城建设正如火如荼时,有一个多月暑假的我随了将农活安排妥当的母亲踏上这方热土地,来钢城探望父亲时看到的,那稳稳地、疏疏落落地缀于“荷花池”一片小山...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曹海峰三十个春秋费爱平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在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