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妇幼保健事业发展到今天,凝聚了无数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心血。张方芳,一个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优秀共产党员,对保健事业默默无私的奉献,就是其中的代表。
1984年张方芳毕业分配到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时,医院条件设备简陋,开展的专业科目少,人员少,更谈不上对全市的妇女儿童身体状况的调查研究。那时,她除坚持日常门诊外,还和同事们一起背着简单的检查用具,深入工厂、学校、乡村,风里来,雨里去,调查攀枝花市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了解妇女儿童疾病的发病情况等等,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了当时妇女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立病房后,张方芳被抽调到妇产科病房担任住院医师,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里,她踏实敬业,刻苦钻研,熟练掌握了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附件手术、阴道修补术等手术操作技术,对难产、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等都有较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各种助产手术操作也得心应手,多次成功主持和参与产后大出血、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妊娠合并心衰、羊水栓塞等产科危重症的抢救。她不仅业务技术过硬,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随着医院的发展,2002年张方芳又挑上了新的重担,她被任命为妇女保健科主任。如何体现保健院特色,拓展妇女保健业务,造福攀枝花广大妇女,是她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她首先利用孕产妇系统管理体系,将妇女保健科分围产期系统保健和妇女保健两大专业组,下设6个亚专科,重点是孕期保健、孕期营养、高危妊娠、更年期保健等专科门诊。然后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医院发展的要求,从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入手,拓展业务范围和提高业务能力。如“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电子阴道镜临床应用”、“妇科盆腔治疗系统”等宫颈疾病规范诊治系统;“MP妊高征监测系统”、“孕期糖尿病筛查和监测”等围产期系统保健规范,这些新项目、新技术为宫颈癌的普查普治、预防高危妊娠减少孕产妇死亡等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健康教育工作也是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从上任至今,孕产妇讲堂她不仅自己亲自讲,还要求科室人员也要讲,医院的孕期健康教育讲堂也成为一大特色,受到广大准妈妈们的欢迎。
2007年,围产保健科从妇女保健科剥离,医院安排张方芳进行组建并任围产保健科主任,她毅然承担起重任。立足原有基础,张方芳着重在如何把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做细做强上下功夫,加强了科室的软硬件建设,积极营造温馨舒适的接诊环境,广泛吸纳省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服务,使围产保健科的技术能力处于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行列。在承担繁重的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张方芳同志还参与了全市产科质量建设、规范基层妇女保健服务技术,参加督导和培训乡镇卫生院高危妊娠的筛查制度及实施,参与省、市“降消”项目的日常督导、检查及对基层妇幼人员的培训工作,参与全市孕产妇死亡调查及评审等大量的基层保健技术指导和培训任务。在科研方面,张方芳完成了“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218例临床观察”、“攀枝花城区10024例妇女病普查普治分析”、“某城区已婚妇女慢性宫颈炎的防治”、“胎儿远程监护的质量控制探讨”、“继发性不孕与避孕药关系的探讨”等9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省级以上杂志和核心期刊上发表。
张方芳同志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曾获“攀枝花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新闻推荐
□胡慧娟罗刚从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市技能人才榜样,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为全国冶金建设高级技能专家和首席技师,这是他二十年如一日追求与奋斗的结晶。他是谁?他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汗水...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