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安静文/图
制假证件违法,使用假证件同样违法。近段时间,一些不法分子肆无忌惮,使用各种手段在市区街头巷尾,乱涂乱写“办证”小广告。
“办证”电话号码漫天飞
“办证”小广告太嚣张了,今天刚擦掉,明天又涂上了。这‘办证\’小广告污染环境不说,还危害社会,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近日,家住东风苑居民罗女士向记者反映。
10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区弄弄坪中路东风苑居民生活区,找到罗女士。
45岁的罗女士是攀钢职工。她指着家门前那些用黑油漆、墨汁等写的“办证”电话号码,一脸苦涩。罗女士刚搬到东风苑居住不久。国庆节前她利用休假时间,把房前屋后彻底粉刷了一遍。“可刚粉刷的家门口没隔几天,门上墙壁上就被写满了‘办证\’电话号码,整得我和家里人哭笑不得。这乱涂乱写‘办证\’广告的人太可恨了。希望有关部门严厉打击。”
在东风苑居民生活区,记者注意到,除了罗女士家门口写了不少“办证”电话号码外,楼房楼梯口、墙壁上都反反复复写有不同“办证”电话号码,有的甚至用“不干胶”贴在墙壁上。
离开东风苑,记者来到炳草岗。
在炳草岗大街二街坊十九冶一号楼二单元记者看到,整个楼梯口布满了“牛皮癣”。其中,较为突出仍是“办证”电话号码。
居住在一号楼二单元的十九冶退休职工张兴国老人说:“现在干违法事的人很胆大,使用各种手段在居民生活区乱涂乱写不说,还把自己干坏事的电话号码向别人公开。这完全是公然挑衅法律。”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街头走访发现,“办证”电话号码不仅大量存在于居民生活区,还存在闹市区的商铺墙壁上、公共汽车站牌上和城区景观处。
“漫天乱飞的‘办证\’电话号码,正登楼上顶、穿堂入室,影响我们的生活。”市二中教师范华讲。
卖假的“丰厚空间”
面对漫天乱飞的“办证”小广告,10月9日,记者试着用手机拨通了,写在市群众艺术馆大门左墙壁上的“办证”电话。
“请问你们能办哪些证件?”记者问。
“只要你需要,什么证件都有。我这里办各种证件和发票,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接电话人是四川口音,听声音是一位中年男子。
“你拿我们做的身份证去存钱、住宿没有问题,除了公安局,其他单位根本查不出来。”他介绍,他们能办各学校毕业证、高等院校学历证书、身份证、驾驶证、房屋产权证、户口簿和离婚证等。
“钱怎么算?”记者问。
“身份证300(元),毕业证400(元),驾驶证1500(元)……我们这里不还价。”对方回答。
“如何办证?”记者问。
“先说办什么证,留下电话,准备好照片及办证所需的东西,我们和你约时间、地点,按照约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年男子说。
“好。我考虑一下,再联系。”记者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又拨通几个***,对方表示,从各学校毕业证、高等院校学历证书,到自学考试、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各种档案材料,制售假证人员均可根据要求办理,价格从两三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制假证件违法,但却有‘市场空间\’。”家住西区煤务局花山矿的王从均先生告诉记者,做假证者,大多没有什么背景,因寻找工作使用假学历证书或其他证书。他说:“因为聘用单位不容易察觉,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再者,即使被发现,无非是工作招用不成而已,单位对他们没有处罚权。”
来自重庆潼南县的小黄是记者找到的一个“买假”者。他高中毕业从老家来到攀枝花,虽然个人能力很强,但因为文凭的原因在攀枝花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他花钱买了一份某大学的本科毕业文凭,没多久就如愿以偿地到攀枝花一家公司上班了。“自己也知道造假不对,但是因为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出此下策”。
小黄讲,现在“买假”者动机除寻找工作、就业外,还有的一类就是,个别行政人员晋级晋职需要使用假证,发现了也无所谓,一般不会有处罚。
“办一个假毕业证要价400元,其成本不过10元。丰厚的利润和庞大的买家市场让不少制假者铤而走险。”小黄说。
一言难尽话“假证”
“非法小广告不仅破坏了城市形象,使城市污浊不堪,更重要的是办假证扰乱了经济,包庇了不法份子。”
市城管局办公室负责人陈建斌说,他们收到过办假证之类的举报,但面对非法“办证”小广告,城管能做的也只是阶段性地进行查处——清除小广告,向发送“办证”小广告的人发放通知书,要求他们到城管部门接受“谈话”。“城管在当天组织人力清除后,第二天就出现了更大面积的反复。而对于这些人的行为,城管没有权利限制。最好的办法是向公安部门求助,才能有效制止他们的嚣张行为。”
办过假证案件侦破的东区枣子坪派出所民警张华金说,办假证已经违反国家刑法,犯了伪造证件罪。“警方曾捣毁过办证制假窝点,涉案假证件包括身份证、大学毕业证书、职称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营业执照、房地产权证、残疾人证书、导游证等,可以说应有尽有。那些所谓的‘防伪\’身份证,如果拿它和正式身份证比较,普通人很容易看出破绽。只不过很多宾馆、酒店等单位为了避免麻烦,没有认真核对。”
“现在造假、卖假的渠道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每一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而且大都是单线联系。”张华金说,正是这样的情况,让警方破案时困难重重。
市政府信息处张文春认为,制售假学历、假证书现象与当前“市场”需求有关。目前,我国已进入“学历社会”,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一些未取得大学学历或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的人,花钱购买假证以求过关,由此催生了专门制售假证的地下犯罪团伙。
他说:“如果规定:凡是行政人员使用假证,骗取职称级别,构成欺诈单位行为的,一律清退,永不录用,你看还有没有敢用假证的?那做假证的,不用查、不用罚,就没有了。”
家住弄弄坪中路东风苑的李君女士说,“牛皮癣”在市区越治越嚣张,职能部门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运动式”的治理方法,对其电话采取控制措施,可以关他的机,或采用“呼死你”等方式。
市民李天武说:“针对漫天乱飞的办假证小广告,建议市里下大力气,好好研究解决此类问题,其实最简单的办法,下猛药恶治,才能立竿见影。按照电话打过去,只要对方答复是,就查他,罚款!并惩罚其做公益劳动,擦掉小广告,打扫卫生!”
“众所周知,办假证已经违反国家刑法,犯了伪造证件罪,公、检、法与城管应当联手,严打一批办假证的团伙,关押一批直接参与办假证的骨干分子(包括刷贴小广告分子)。”东区弄弄坪中路住户周亚莉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莲)10月17日,攀枝花市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来自攀枝花市食品生产企业的120余名检验人员进行了为期4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据了解,目前攀枝花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08家,按...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