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盐边县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突出坚持民生为重,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过去的一年,盐边县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投资5.03亿元,10个大项102个分项民生工程项目全面完成。新建保障性住房397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81户,正在实施1029户;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村图书室2.34万册图书配送;启动农村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工程,发展用户6000户;积极争取妇女小额贷款7154.8万元……
□范晋思 本报记者 李刚 文/图
“我们的健康有了保障”
1月8日上午10时许,盐边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正准备对辖区内登记在册的产妇健康恢复情况进行上门寻访。
今年22岁的曾红梅,在三周前刚生下一名男婴,出院回家坐月子的她,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询问产后恢复情况的电话,并和她预约上门寻访时间。曾红梅告诉记者,当时她压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以为医务人员不过是随口说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医生们不仅准时上门寻访,还给她和宝宝做了非常细致的检查。
“孕妇生完孩子四十二天之内,我们要对其进行三次入户检查,了解孩子和大人的情况。”盐边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医生谢英告诉记者,除了对辖区产妇进行上门寻访外,盐边县卫生服务中心还要对全县1050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免费的健康体检,同时将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进行管理,实行每季度随访一次和开展健康体检。
“有了他们细致入微的服务,我们的健康更有保障。”曾红梅感慨道。
2012年,盐边县认真做好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工作,实现了医保的全覆盖;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以村卫生室为网点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全覆盖。
盐边县卫生局局长简光顺告诉记者,盐边县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网上采购药品,零差别销售,有效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希望医疗体系更加健全,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少花钱,看好病。”谈及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时,曾红梅说出了广大老百姓的心声。
“贴心服务给了我们温暖”
“吃、住等生活条件比以前好,文化娱乐也更加的丰富多彩了……”1月18日,五保老人刘云福与老伙伴们在永兴镇中心敬老院内一边下着象棋,一边笑谈身边的变化。刘云福告诉记者,如今新建的敬老院里设施设备齐全,工作人员服务非常细微,让这里110名五保老人心里很温暖。
位于永兴镇双河村三组的敬老院距永兴集镇4公里,交通较为方便。2011年,经过改、扩建后,该敬老院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从住所到食堂再到活动室,记者注意到,所到之处,五保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敬老院里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
“敬老院就像一个大家庭,饮食起居都有人照顾,我感觉现在过得挺幸福。”今年64岁的五保老人姜明兴告诉记者,敬老院每月会发40元零花钱,平时还组织一些活动,老年朋友们在一起过得很快乐。
永兴镇民政办主任陈全昆向记者介绍,永兴镇敬老院是“8·30”地震灾后重建项目。2009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26万元,于2011年6月投入使用。目前,敬老院里有工作人员11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10名。
近年来,盐边县逐步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力度,从2006年到2009年投入2741.65万元,分别对农村敬老院进行新建和改、扩建,目前全县建有9所农村敬老院,有床位1240张,全县供养五保老人800余人。越来越多五保老人晚年生活有了依靠。
盐边县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将分散五保户供养标准调整为380元/月,集中供养五保户调整为460元/月,农村五保户生活费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转移支付,做到了农村五保“应保尽保”,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五保户的生活问题。
“跳出了健康与和谐”
在盐边新县城,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这个冬季显得格外火热。
今年64岁的杨其朴就是参与学习跳广场舞的老人之一,刚刚跳完一曲舞的她,迫不及待地跟我们分享其中的乐趣。
“老年人不适合坐久了,多动一动对身体好。”杨其朴告诉记者,大家在一起学跳舞感觉很好,既锻炼了身体,同时心情也得到了适当的放松。
杨其朴还不到50岁时,就因为身体的原因从教师岗位上病退回家休息,起初在家养病的日子不仅令她感到非常无聊,而且觉得与社会脱节。一次在散步时,她偶然发现广场聚集许多人在跳笮山锅庄,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她加入到其中,一段时间下来,她感觉锻炼让她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了。
“以前没有锻炼,颈椎增生,腰椎增生,病痛比较多,现在锻炼了,比以前感觉要好多了。”杨其朴说,几位老师教得很好,选用的曲子也好听。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盐边县在持续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的同时,将其纳入2012年民生工程,创新活动形式,聘请专业老师,每周一至周五在移民广场现场辅导群众学跳具有盐边特色的笮山锅庄。
今年58岁的吴友武就是这支队伍的专业舞蹈老师,一年来,他不仅教会了大家跳排舞、健身操、民族舞等,还在周六采取乐队现场伴奏的形式,教当地群众学跳交谊舞,吸引了近千名当地群众参与。
“夏天我们是七点半开始,跳到九点钟左右,这段时间因为天黑得早,七点钟就开始了。”吴友武告诉记者,最初教跳舞,音乐少,舞蹈排的也不多,看到大家热情高涨,他和同事又编排了多种风格不同的舞蹈,如今已有三十多个舞蹈了。
“2012年度盐边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共承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大家唱\’、‘大家跳\’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等民生工程项目共9项,目前各个项目都在有序推进中。”盐边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勇告诉记者。
“大家跳出了健康与和谐!”广场跳舞的人们这样认为。有人说,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从市民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出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海峰)结一份牵挂,送一声祝福。2月4日,副市长张敏走访慰问了盐边县生活困难优秀教师和帮扶联系户,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及节日的问候。“家中情况现在怎么样?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在...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