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明确划片 特长减招 阳光录取

来源:兰州晚报 2014-01-27 02:08   https://www.yybnet.net/

据新华社电“小升初”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相关规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小升初”制度,教育部26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

●允许采取对口直升和随机派位两种方式安排小升初升学。

●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多校划片的初中,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

学校无权选择学生

问: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意见》是如何强调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原则的?

答: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因此义务教育入学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学校行为,学校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意见》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明确划片后,要为每个初中确定入学对象(生源)的具体方式,允许各地根据实际采取对口直升和随机派位两种方式安排小升初升学。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办理入学手续。

优质初中对口多所小学

问:有的学生居住的地方有好几所初中,教育质量不同,大家都想被划入优质初中所在的招生片区,如何确保划片的公平?

答:划片合不合理关乎政府公信力,关系到广大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认同度。《意见》确定的主要划片方式是“单校划片”,即直接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考虑到学校间发展水平不平衡,《意见》同时规定,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即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的各片区办学水平要大致均衡。多校划片的初中,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意见》要求片区划定后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以加强监督。

“僧多粥少

”将随机派位

问:《意见》允许学生填报优质学校,但如果没有被录取怎么办?

答:为确保优质初中入学机会均等,允许片区内所有学生报名。当出现学生报名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情况时,要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随机派位是指采取摇号等方式随机确定初中学校录取学生。为确保公平,我们要事先告知,切实保障家长、学生的知情权。未能进入参加派位学校的学生,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就近原则安排进入其他未招录满的学校就读。由于有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初中在一般学校就读的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特长与入学逐步脱钩

问:一些地方近期宣布了逐步取消“小升初”特长招生的计划,《意见》对此有何指导意见?

答:一些地方将特长与招生挂钩,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意见》提出要逐步减少特长招生。要求弱化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与招生入学挂钩,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小学择校者入学办法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问:小学择校的,能否在该小学附近就近升入初中?

答:原则上,学生应在户籍地、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居住地入学。符合这些条件的,按照《意见》规定,小学毕业后可升入该小学对口划片的初中。不符合条件的,由小学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规定。对于小学人户分离但初中想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学生,《意见》要求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请家长在小升初前夕关注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招生入学办法。

随迁子女上学需提前咨询

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初中是如何规定的?

答:《意见》根据义务教育法明确的管理体制规定,小升初组织实施的每个环节均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进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入学总体原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具体实施也是由县级进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入初中就读的,应提前向输入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

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问:许多家长对“小升初”的选拔过程存有质疑,如何提高它的公信力?答:我们强调最大限度公开每所初中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在具体操作上要统一实施,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小学生毕业信息登记、入学志愿征集,统一受理审核入学申请,集中公示招生录取结果。要全程监督,邀请有关部门和代表参与,主动接受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徇私舞弊。同时也要加大查处力度,决不姑息迁就,充分发挥惩戒的警示作用。

■链接

我国发出“小升初”特长生“减招令”

据新华社电教育部26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近年来,在“小升初”过程中不断异化的“特长生”、“推优生”现象,已成为备受关注、饱受诟病的教育乱象。政府减招“小升初”特长生的做法虽然赢得了很多家长的欢迎,但从实现教育公平的长远进程看,仍是治标之策。当前很多初中学校对特长生的界定标准不一,什么是特长、谁更有特长往往是校长或主管教师说了算,而在小学阶段,与“小升初”挂钩的相关奖项评定更是五花八门,有些规则学生和家长根本无法了解,评定过程或结果也并不公开。毫无疑问,这些做法都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原则,触痛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特长生的评价标准应由专业组织来研究制定,学校的录取权力应在社会监督下运行,与招生录取相关的信息应予以公开。唯有如此,才不会有暗箱操作的空间,才能提高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任度、满意度。

为“小升初”择校热“泼了一盆冷水”

据新华社电教育部26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一举措为狂热的“小升初”择校热“泼了一盆冷水”。

大量学生为竞争优质初中学位,报班补课、考试拿证,一些不符合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课外培训因此甚嚣尘上。每年五六月份,家长为孩子“小升初”操碎心、跑断腿的情况愈演愈烈,小学生身心俱疲、厌学甚至厌世的案例和教训发人深省。为了遏制“小升初”乱象,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发文重申“就近入学”、“阳光招生”等刚性原则,但由于监督手段乏力、惩戒措施不足等原因,各项禁令往往沦为“一纸空文”,教育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都面临严峻挑战。教育部这次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力图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小升初”制度,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

新闻推荐

连续两天地陷致5人受伤深圳“走路死”何时了?

据新华社电24日、25日深圳连续两天发生地面塌陷,造成5人受伤。这已经不是深圳第一次出现类似事故,据统计,2013年深圳发生了10次较大地陷,导致多人伤亡。踏实的马路竟然会成...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这里也有垃圾2014-04-11 12:40
出租车司机2014-05-21 00:52
猜你喜欢:
你在这里住多久?2014-03-04 01:55
评论:(明确划片 特长减招 阳光录取)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