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薄克国
本报通讯员李涛卢佳
环卫网格化杜绝卫生死角
“我上午发现这个情况,马上给社区打电话,没想到下午就来了一辆垃圾压缩清运车,很快就把垃圾清走了,真是太及时了。”家住青岛市南区珠海路街道澳门路135号弘信海滨新村的鲁先生介绍,由于小区房屋买卖、租房户更替等原因,小区的垃圾桶旁、空地上经常会堆积居民淘汰掉的沙发、桌椅等大件垃圾,有的居民看到杂物堆积的情况,也就直接将生活垃圾扔到这些大件垃圾上,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个卫生死角,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的美观。
“以前如果发现这种大件垃圾堆积的卫生死角,要一层层上报处理,还要联系专门的垃圾清运公司,十天半个月都解决不了,居民意见也比较大。”珠海路街道办城区建设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居民只需要联系社区,社区再上报给街道办,街道办可以直接联系珠海路街道的网格化环卫工作站,他们很快就能来处理,最晚也不超过2天。
针对破沙发、旧衣柜、建筑垃圾之类的大件垃圾清理,市南区探索实施了网格化环卫作业工作站管理模式,环卫工作实现了从“九龙治水”到“一把扫帚扫到底”的转型,大大提升了环境卫生质量。
“一街一站”
市南区有4380个楼院,其中开放式402个楼院。以前由于环卫公司和街道办的保洁区域划分不科学、衔接不畅、环卫作业分工相互交叉等因素,导致环卫工作中经常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尤其是开放式小区居民乱扔、乱倒大件垃圾,垃圾桶周边、集贸市场周边卫生脏乱差、清运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
“开放式小区清运垃圾桶由环卫公司负责,而收集垃圾由街道办负责。垃圾桶旁的撒漏垃圾就成了‘皮球\’,踢来踢去,谁也不愿意管。”市南区环卫清洁总公司负责人关健介绍。
自去年7月1日起,市南区实施了网格化环卫作业工作站管理模式,即以街道办事处为网格建立10个网格化环卫作业工作站,依据每个作业工作站区域的面积合理配置保洁人员及环卫设备、设施,网格内的环卫力量由工作站统一调度使用,且在每个街道网格内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作业片,实行站长、片长责任制,对每个网格实行“定岗、定人、定标、定责”。
“网格化环卫工作站实现了环卫保洁和街道办事处联动,有需要保洁的工作,街道办事处和网格化环卫工作站直接对接联系。即网格内道路上所有的环卫工作均由工作站负责。”关健表示,这样一来解决了之前“扫帚”虽多,但合力不成,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频频出现的问题,大大提升环境卫生质量。
无缝隙立体化作业
实施环卫网格化的模式,也为环卫工作管理带来了“方便”。市南环卫公司珠海路工作站站长李卫民表示,“现如今,整个工作站的车辆设备和人员可以统一由工作站调配,由于现在管辖的范围小了,管理就更精细化了,我们每天巡检,随时发现垃圾等物品,就可以随时跟进清理工作,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垃圾清运。统一调度、随产随清,不仅可以保持整个负责区域的环境整洁,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
李卫民介绍,成立工作站以来,重新划分了区域。现在道路短了,面积小了,当然打扫起来就要更加仔细。就道路保洁而言,要求“六步六净”,“门前三包”也都要负责。达到网格内一把扫帚扫到底,保洁、垃圾清运“一家管”。另外,工作站结合辖区实际,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为6个责任片区,实行片长责任制,每个片区进一步细化责任,把责任细化到每一个人。
“马路是个动态,有了垃圾就要随时清理。”李卫民说,工作站成立以后,环卫工作呈现无缝隙立体化作业方式,及时进行道路巡检和垃圾清运,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常态与长效。
香港花园小区既是繁华商业区,又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垃圾日产量大,成分也复杂多样,不易管理。珠海路工作站自成立起,就把香港花园小区作为整治重点,着重对该区域加大保洁力度,安排专车专人收运。对于道路狭窄区域,采用电瓶车进行转运,全天候不间断巡检,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过整治,珠海路辖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剑桥本报通讯员张欣斐李静山东省是全球最大的海(卤)水综合利用产业聚集区,原盐、两碱等主要海洋化工产品产量、市场占有率等均居国内首位,培...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