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开幕式
刘伯骏作画
刘伯骏和省美协主席阿鸽亲切交流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郭红梅在导览中和观众互动
刘伯骏画作
刘伯骏画作
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致祝贺词
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品评刘老作品
春
本报讯 11月4—17日,达州日报社离休干部、95岁国画大家刘伯骏“九十正当春”水墨艺术展在四川省美术馆隆重展出,来自中央美院、清华大学、国家画院、中国美协等机构的数十位著名评论家和艺术史家齐聚成都,共同见证开幕盛况。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光志宣布开幕。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蔡竞,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等出席了开幕式。达州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何文均,专程到会祝贺并看望慰问刘伯骏。
此次“九十正当春”——世纪大家刘伯骏水墨艺术展,是刘老继2008年四川美术馆举办个展后在家乡四川的又一次大展,展出刘老82件作品,皆为刘老近10年艺术探索的经典之作。95岁高龄的刘伯骏精神矍铄,当日亲临现场出席开幕式,并参加学术研讨会,向参观者介绍作品。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先生、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岛子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瑞廷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郭红梅女士和四川省美协主席阿鸽女士及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四川美术馆馆长梁时民等艺术大家参与了刘伯骏国画艺术学术研讨。学术研讨会上,大家一致高度评价刘老:怀着“九十正当春”的激情,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这样的人生境界十分罕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岛子更是表示,刘伯骏先生的这次大型展览,展出的作品整体反映出他的水墨艺术的特点,这种到晚期的创作是爆发性的,集齐一生的这种经验,集齐一生的这种领悟,非常有内涵,值得期待。
刘老一生主攻写意花鸟画,尤其指画得潘天寿心传与亲授。中国美术史上以指画成名的有“指画开创者”清人高其佩和“指画集大成者”近人潘天寿。刘伯骏师从潘天寿研习指画,苦练60余年悟得指画精要,能左右开弓、十指并用,被称为“当今指画第一人”。
鉴赏了刘老的系列国画作品后,大家一致认为,刘老的艺术魅力一方面体现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学养,另一方面是将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手法融会贯通,大胆创新,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于晚年变法,逐渐形成了现在独特的具有表现性的不断抽象化的水墨艺术风格。
刘伯骏先生被画界称为是继潘天寿、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之后又一代写意花鸟大家。他1921年出生于四川宣汉,6岁开始习画。1942年考入国立艺专,师从潘天寿、林风眠、陈之佛、李可染、吴茀之诸名师,攻写意花鸟,兼习指墨,艺术英才早发。1947年潘天寿在湖州韵海楼为其举办《潘天寿门生青年国画家刘伯骏书画展》。1948年南京举办《现代名画展》,展出吴昌硕、黄宾鸿、潘天寿、陈之佛大师的作品,时年仅27岁的刘伯骏也有3幅作品参展。他1949年参军,1952年赴朝参战。1955年复员回到大巴山区,1958年到达州日报社(原通川日报社)从事新闻美术编辑工作,1987年11月离休。半个多世纪中,刘伯骏潜心探究诗、书、画结合的最高境界,执着追求中国画的精气神。1993年中国美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刘伯骏书画展》轰动京华,王光英、程思远、洪学智、张爱萍为画展剪彩。同年,他被邀请进中南海作画。作品《朝晖》《夏韵》被中南海收藏。其后回到大巴山闭门谢客、潜心创作,后来的作品一扫中国文人画小情趣有余而大气雄风不足之文弱,越画越狂野雄魄,用色大胆高妙。2004年荣宝斋为其出版了作为中国画范本的《荣宝斋画谱168号——刘伯骏绘花鸟部分》。2005年和2006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5次播放对他的专访。2010年9月中旬,由中国美协艺委会、军事博物馆和四川省美协主办的《国画大家刘伯骏画展》再次轰动京城。(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17日,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夏黎阳、贾月成带领“司法体制改革下律师作用发挥情况”省政协专题调研组来达州市调研。市政协副主席蒲春天参加调研并出席工作座谈会。当日上午,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