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第六次常委会议举行分组讨论,省政协常委及相关列席人员围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加强区间联动 打破空间壁垒
“关键是实干,要通过实干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落地,实现全面开花。”张红常委表示,在贯彻落实“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过程中,各区域之间应加强联动,建立协同互动机制,寻求发展“公约数”。同时,各地要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在差异化发展中找到优势。
吕晓莉常委在发言时介绍了川南经济区推进项目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平台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等做法。她建议,紧扣“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全力争取把南向开放提升为国家战略,构建西部南向开放通道立体交通体系,建立健全南向开放合作体制机制。
“‘多支’间的关系,既是竞争,又是合作,但关键在于合作。”王黔闽常委建议,成立“一干多支”多边协调协作组织,统筹“多支”间的协作,做到在产业规划布局上有分工、有协作、有侧重,避免重复布局、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优化政策机制 深化改革创新
“四川作为科技大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应该鼓励企业和高校重视科研创新,不断提高科技竞争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沈光明常委呼吁,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竞争力。
叶智英常委表示,四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她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四川省“民营经济20条”政策真正落实落地。
叶智英这一观点得到刘远东常委的支持。他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贺宗飞常委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育来支撑。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各地都要重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教育质量,把教育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来抓实抓好。”
“推进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发挥人才作用,通过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把人才队伍做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力。”张迅常委认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
吴兆军常委的建言与张迅的观点不谋而合:“四川省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干’‘支’若想共荣,我们必须注重‘根’的作用,人才就是‘根’。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政策机制、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吸引人才流入。”
□本报报道组
新闻推荐
叶子煊劳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一个教育概念。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将“种田课”纳入必修课程,鼓励学生...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