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砀山县积极落实中央“三农”工作部署,着力打造果蔬、畜牧、板材、粮食加工四个农业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规模发展、龙头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扎实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壮大龙头企业规模。该县发挥农业资源优势,调拨专项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带动力强、产业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增强市场开拓和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市级82家,去年实现营销收入104.6亿元,其中,超亿元企业37家,加工产值完成78.2亿元,上缴税金1.15亿元,出口创汇1.31亿美元。
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建立起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为骨干的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转变。组织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对接,鼓励金融部门开发信贷产品,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投融资水平。全县土地流转累计29万余亩,合作社达到2219家,其中包括国家级示范社10家,省市级55家,家庭农场464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组建出农业产业联合体24家。
强化品牌竞争能力。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强化“三品”认证和地理标识保护,力争以更多的名牌开拓市场。目前,全县累计创建品牌58个,7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5家企业获有机食品产地和产品认证,3家合作社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夯实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水果强县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农业结构,突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种养示范板块式结构初步形成。建成70万亩水果和20万亩小麦无公害生产基地,5万亩砀山酥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600亩有机水果生产基地。创建国家级标准果园9个,省级果园3个,标准菜园4个,发展规模养殖场(区)2910家。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示范区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严控农业质量安全。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整合农业综合执法力量,对农资市场进行彻底清理整顿,突出源头控制和农资市场准入。持续巩固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目前,示范区内农产品生产实现全程监管、追溯,出口果蔬食品农残抽检合格率达到100%。(陈培建)
新闻推荐
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切实用好管好涉农资金——市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详细解读《实施方案》
编者按:经国务院批准,为期半年的全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拉开序幕。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日前,《宿州市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布置全市涉农资金专...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