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市水利、民政、气象等部门了解到,为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关部门早谋划、早准备,全面落实汛前救灾应急和防汛抗洪各项工作准备,强化度汛措施、提升保障能力,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应急救灾、气象监测等各项准备工作。
各级水利部门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各县区中小型水库、大中型涵闸、重要堤防等汛前检查责任卡及全市所有水库、重要堤防和重点涵闸的防汛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名单已经明确。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全市主要河道堤防、涵闸、水库、排灌站及在建水利工程等已经全面检查完毕。切实做好防汛隐患整改。针对今年汛前检查情况,进行再督查和再整改,确保重大隐患全部排除。对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做好度汛预案,明确责任,制定应急措施,备足、备齐防汛物资和设施。各类防汛预案、在建工程度汛方案等的修订完善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全市现已组建、落实防汛抢险队伍12支1159人,其中埇桥区85人、泗县200人、灵璧县200人、萧县100人、砀山县200人,市级防汛抢险队伍5支共374人。去年,宿州市新建成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占地6000余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2100平方米,主要用来储备市级防汛抗旱物资,目前,各类防汛物资已经准备就绪。
各级民政部门全面落实救灾责任,始终把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认真安排好各级救灾资金预算和救灾工作经费,进一步规范资金拨付程序,简化拨付手续,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安全使用。加强报灾、查灾、核灾、救灾等工作,在灾害发生第一时间内掌握灾情,及时通报情况。加强灾情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确保上报的灾情及时、规范、准确。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保障救灾应急期间的物资供应。各县采取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与合作企业签订应急物资储备协议,有效提高了救灾物资储备能力,为应急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民政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根据灾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并开展有效救助,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气象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领导责任,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气象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会商、上下联动和信息沟通与共享,完善强对流天气及旱情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工作机制。完善部门联防联动机制,进入汛期后,市气象局做好预警服务与各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对接,及时与民政、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密切协作。加强气象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系统的维护,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装备和预报技术方法,做好防汛期间的气候预测和中期、短期天气预报工作,充分发挥气象在防汛抗旱决策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家住砀山县官庄坝镇官庄社区的陈战勇和张小丽夫妇二人刚三十岁出头,丈夫陈战勇老实本分,妻子张小丽能说会道,这对通过双手劳动就本该能过上殷实生活的夫妻却饱受困顿。&nbs...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