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砀山县着力实施***,在“准”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对全县贫困户立卡建档,进行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
坚持一户一策、一村一法,特色产业为“支撑”,开展***。该县因地制宜,实施种养殖及加工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努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鼓励“专业户带贫困户,专业村带贫困村”,实现“一户带多户,一村带多村,多村带一镇”的脱贫格局。唐寨、葛集、程庄等镇通过发展酥梨、油桃、西瓜、蔬菜产业,初步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致富”的发展格局。通过引导农民将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涌现出文庄辣椒制种、侯楼蔬菜、白腊园油桃、王屯西瓜等一批新的专业村。目前,该县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32个,新申请26个 “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4个。
走“龙头企业+专业村”特色农业集群化、产业扶贫路子。该县依托强英、圣丰等食品加工企业,带动17个专业村年养殖宰杀肉鸭1.2亿只,增收2.7亿元。皖北鸭业、科技食品、倍佳福食品、熙可食品等10余家省市级龙头企业都与种植养殖专业村建立了订单合作关系,带动发展酥梨、黄桃、芦笋、蘑菇等种养专业村32个。目前,该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企业达276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87家,使“龙头企业+专业村”扶贫之路初具规模。 (黄伟 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甜美的果实。一个个鲜红欲滴、让人垂涎的水蜜桃、大白桃就产自于杨庙镇这块一直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而这一改变,得益于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2012年底,杨...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