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3年,随着宿州市财政收支规模稳步持续增长,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宿州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集中支付全覆盖、公务卡、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代理银行考评等举措相继实施,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果进一步显现。
集中支付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国库管理改革深化,集中支付覆盖面逐渐扩大,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特设专户、专户专项资金全部纳入集中支付管理,集中支付总量相应持续上升。2013年,集中支付规模超过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继2012年增长79%,实现三年快速增长,与2010年8亿元的支付规模相比,集中支付资金三年增加90亿元,增长12倍。
集中支付支出结构显著优化。财政部门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支出计划和支付申请审核,除基本支出中小额零星支出可采用授权支付,其他支出均需采用直接支付。直接支付占比稳步提高,2013年已超过99%,分别比2012年、2011年、2010年提高了3个、19个、39个百分点。资金直达商品、服务供应商和收款人,财政部门有效掌握了财政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动态情况,支付更加透明高效。
公务卡改革扎实推进。严格按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审核支付资金,引导预算单位进一步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切实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减少公务支出现金结算。2013年公务卡结算3748万元,较去年增长305%,同时现金结算下降69%,有效克服了现金支付存在的风险,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从源头治理腐败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强化预算支出管理。
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初显成效。2013年,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扩大监控范围,细化监控规则,既实现了对预算单位使用资金是否合规的监控,也有对财政部门内部审核是否及时的监控。全年实现对114笔违规申请成功预警,及时纠正了违规操作,确保了财政资金合规使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督,从而提高了财政资金的监控效率和管理水平。
代理银行考评机制为预算单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2013年,首次实行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考评机制,支付中心采取问卷调查、实地核查和日常了解等方式,掌握实际情况,对银行代理业务中的制度建设、支付结算、信息反馈、账户管理等进行综合考评,进一步提高了代理银行服务水平和意识,进一步提升了预算单位满意度。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小寒”,标志着天气开始进入最寒冷时期。但小寒当日,宿城百姓并未感受到“小寒”节气的威风凛凛。自元旦至1月5日以来,宿州市连续...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