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创汇大户—安徽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 武正润摄
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区,埇桥区属于农业大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不断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土地资源、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制约和束缚。如何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区的埇桥梦?2013年之春,埇桥区委、区政府以“2112”工程为突破口和抓手,奏响了工业强区的号角,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区工业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
2013年12月12日,随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锣声鸣响,宿州市草源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成为宿州市首家在该中心挂牌的企业……
2014年2月11日,符离镇琪瑜服饰公司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生产,这个当年始肇于“2112”工程标准化厂房建设的项目,当年建设实现当年投产……
朱仙庄镇宝龙集团二期工程厂房内,一个全省独家的高科技产品分时水表正在检测中,规模投产指日可待……
一年来,在埇桥大地上,一场工业强区的大戏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只有工业领先才是真正领先”早在2013年年初,埇桥区委、区政府就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区的理念,决定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以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为抓手,集约用地、节约用地,促进乡村工业快速发展,提升全区工业发展水平,实现全区在全省“总量进十强、增速争先进、收入超平均”奋斗目标。
客观上看,从工业发展要素的构成上来看,埇桥区提出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建设标准化厂房既是针对目前土地指标匮乏的无奈之举,也是全市普遍存在的一个严峻形势。来自市四届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的一项关于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表明,用地指标紧张已成为影响工业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用地紧张现象在全市普遍存在。其中,仅埇桥区目前就有50多个项目因没有土地指标,迟迟不能开工建设。
一方面要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强区的目标;另一方面,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要素的土地却极度缺乏。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更好发挥农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宿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近日,市财政局、农机局成立考核组对各县区推荐上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现场审核...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