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确保粮食安全——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农民日报》记者杨丹丹

来源:拂晓报 2014-03-13 20:47   https://www.yybnet.net/

“对于安徽等粮食主产区来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把粮食增产保质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张曙光说,尽管宿州是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安徽粮食调出作出了应有努力,但从当前来看,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谁来种粮的问题。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在家种田的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二是怎样种粮的问题。粮食种植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抗灾能力弱,且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种粮成本较高、效益低,农民种粮意愿下降,农业生产“兼业化”现象比较普遍。三是质量安全如何保证的问题。局部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农产品供给安全面临挑战。

为破解上述难题,张曙光介绍说,近年来,宿州市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进行了规范引领,通过“主体+载体+体系”,三位一体推进粮食生产。即以创新经营组织为核心,解决“主体”问题;以建设农业基地为平台,解决“载体”问题;以打造产业联合社为抓手,解决“体系”问题。

在主体培育方面,宿州市在不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三大主体,家庭经营始终是主体、主力、主导。

在载体建设方面,根据宿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按照“基地化、项目化、工程化”的思路,规划建设了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四良”模式,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强化基地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突出精深加工,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推进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运行机制。

在经营体系方面,整合各类主体资源,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业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社,实现各主体之间契约交易、要素融合、互助联结,防止老板挤了“老乡”。产业联合社将农业企业的市场优势、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通过“一体化”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解决了“谁来种粮、怎样种粮和优质种粮”的难题。

目前,宿州市已培育联合社75个,加入的农业企业88家,合作社268个,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536个,认定职业农民1092人。

(原载于《 农民日报 》2014年03月11日02 版)

新闻推荐

市领导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征求意见

本报讯  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3月11日、12日和14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志宏主持召开座谈会,分别向市纪委委员、“两代表一委员”和基...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确保粮食安全——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农民日报》记者杨丹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