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4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曙光在市委常委、副市长赵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广斌,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志宏及市委秘书长侯家春等陪同下,实地督查宿州市文明创建工作。张曙光指出,要着力构建大城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将文明创建从突击转为常态。
张曙光先后实地查看市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北侧、胜利西路建筑工地等地,并安排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偷倒现象进行严厉查处。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五个县区分别汇报了文明创建互查情况。
张曙光指出,创建没有完成时,督查就是正在进行时,明查有利于掌握面上的工作,暗访更能够了解当前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县区汇报的互查和暗访情况看,当前要建立问题导向机制,通过督查、暗访找问题、找不足。
张曙光要求,着力构建大城管管理格局,将文明创建从突击转为常态。一是明确责任,实现双向全覆盖。要让所有参与创建的责任人和城市居民都肩负其具体创建责任;每一个责任区和事项都要能够找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把双向全覆盖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做到任意区域,都能明确责任人;任意一个人,都能明白责任区域在哪里。二是做到工程性欠账及时补上,随后要转入常态的集中性清理和管理。持续开展集中性创建,必须在突击的基础上,及时转入常态化的集中性清理和强化管理。三是加人加班加设备加工资,有效解决正常化管理问题。环卫队伍要加人,尽可能延长管理时间,做到责任地段和保洁时间全覆盖;要增加工程机械,尽可能地增加熟练操作的技术人员;要提高城市管理队伍的工资待遇,增强队伍的稳定性和荣誉感。市里已经安排资金确保队伍正常的工资递增,各县区要与市里保持同步,真正把城市管理好。
张曙光强调,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提升素质。市民素质的提升,对巩固创建成果至关重要。创建工作没有多少高科技,只要坚持下去,保障到位,就一定能够做好。市民素质的提升,是一种文化观念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的教育养成。我们既要有迅速改变目前环境的信心,还要有做长期艰苦工作的准备。各地各部门要长期坚持以暗访为主的创建督查,努力形成市民素质提升的有效机制,大力营造群众能够接受的文化环境,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能够持续深入地推进。
(本报记者 陈成光)
新闻推荐
宿州市安监局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