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医院产科是宿州市级重点学科,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秉承“诚信行医、以人为本”的理念,倾力为宿州市及广大周边地区孕产妇服务。科室现设置病床60张,每年收治病人近4000人,全科共有医师12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各级助产人员33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人,具备完善的学科人才梯队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并多次荣获省“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市立医院产科拥有B超、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中央系统、新生儿听力监测仪、婴儿辐射保暖台、经皮胆红素测试仪、产后康复治疗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开设了中央胎心监护系统,使医护人员能够更直观、动态、及时地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尽早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为积极响应“呵护母爱,幸福分娩”的号召,科室开展了导乐、陪伴分娩及镇痛分娩。采用硬膜外镇痛法使分娩更加人性化,使产妇在无痛苦状态中轻松愉快的顺利分娩,效果良好。并建立了母婴同室、开展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母乳喂养咨询,加速了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为满足产妇及家属需求,产妇在院期间月嫂全方位服务,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医院的温馨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除此之外,还转变服务模式及理念,延伸服务,市立医院产科开展了产后综合康复理疗等各项服务。近年来,该科室多次选派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市立医院产科一直是宿州市高危妊娠患者集中的科室,对围产期保健,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衰等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病人的诊疗及抢救有独到之处,并承担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妊娠并发症、危急重症转会诊任务。目前,市立医院产科共承担三项科研项目:脐静脉穿刺在脐带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硬膜外镇痛”在分娩镇痛方面的应用、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研究和探讨。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保全子宫的救治成功率较高,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主要学科建设有高危妊娠和产科处理、产前筛查及诊断和胎儿医学两个方向。目前开展的剖腹产术中大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有效地护全子宫,技术过硬,在皖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介入法治疗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后出血,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对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进行追踪管理与随访评价。
今年4月24日,一名37岁的患者由肾内科转入产科,由于该名患者为高龄产妇,重度子痫前期,并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考虑孕妇为高龄初产珍贵儿,遂建议转外院治疗。5月2日, 在产科积极与外院联系的过程中,早上5时40分,产科医护人员在检测胎心时发现宫内胎儿胎心减慢,且出现血尿,诊断为HELLP综合症,经过会诊决定立即进行剖宫手术。术后产妇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次日回产科病房继续接受治疗。在术后第9天,该产妇痊愈出院。
今年7月22日20时50分,一位患者第二胎孕足月,疤痕子宫,因自觉胎动消失2天入院,入院后医生发现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急诊行剖宫取胎术。手术中,见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而且胎盘与子宫下段粘连植入,出血汹涌,为凶险性前置胎盘,情况十分危急。主刀医生立刻采取止血缝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输血等紧急处理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保全了患者的子宫。
宿州市有150万育龄妇女,每年约有7万名新生儿出生,全市仅约有340名围产医学工作者致力于保障育龄妇女的健康,为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及胎婴儿健康水平,近期,在市立医院产科的带领下,宿州市成立了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围产医学为从妊娠确诊起对孕妇和胎儿进行监护、预防和治疗。是实现我国少生、优生国策和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胎儿、婴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提高子代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宿州市围产医学会的成立,制定一些孕产妇保健的规范化管理办法,制定一系列的指南,市立医院产科带领并指导全市各级医师规范化治疗,不断推动宿州市围产医学工作,提高宿州市人口素质,不断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在未来的工作中,市立医院产科主要着力于各种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治疗,并对于一些高危并发症的处理,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及时把一些国内及国际新的研究成果引入宿州市围产领域,使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市医宣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张曙光、史翔、张冬云等出席
本报讯 12月9日下午,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在机关服务中心报告厅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强应邀作了题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专题报...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