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大华先生在一起,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东晋末期南朝宋初的田园大诗人陶渊明先生。陶渊明先生因住宅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他自号五柳先生,写了《五柳先生传》。郭大华先生也是和五柳有缘的。他的夫人温和敦厚、善良体贴,是我们这里著名风景区大五柳的女儿。此五柳和彼五柳虽然并非同一地,但我往往会在郭大华先生的身上看见陶渊明先生的影子:陶渊明先生是孤傲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大诗人,而郭大华先生则是率真的大众情人似的平民书法家。
毋庸讳言,郭大华先生无疑是卓有成就的书法家。他至今已在全国各类书法大展赛上获金、银、铜奖50余次;各类小奖不计其数。他的艺术传略被收入了《当代书法家篆刻家词典》;《国际现代书法集》;《中国硬笔书法家词典》;《中国人物大典》等典籍辞书。他的许多作品被刻碑永志,还有许多作品流向海外,或被展览,或被收藏。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特别为他的书法作品题词,称之为:“笔力遒劲,端庄大方。”对他的书法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书法家就是擅长书法的人,就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人。从更深的意义上说,就是更应该有人格上的魅力,更应该有人民大众的情怀。用郭大华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作为一个书法家,重要的是做人。写字的目的就在于最终把人品写端正。写出一个高尚的情操来;写出一个纯正的有益于社会的品格来;写出一个有价值的人生来。书家要藏书于民,注重奉献。”字为人造。读字就要从“人”开始读。写字也要从“人”开始。郭大华先生实际就是这样,他是字如其人,观其字便知其人。他给我的印象就是直,就是真,一笔一画,没有任何的投机取巧。
郭大华先生生于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六岁时就随舅父练习颜书体,后又在姑父的影响下练习柳书。“颜筋柳骨“奠定了他扎实的书法功底。他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刻苦临习古代碑帖上,深得晋唐小楷严谨而灵动,厚重又秀逸的神韵。
我喜欢郭大华先生的书法作品。我常常称之为那是“功夫”。每每和郭大华先生聊天,我就会觉得郭大华先生是个有情趣的人。他的古文功底深厚,兴之所至,吟诗填词也颇具功夫。他的诗词里奔涌着他跌宕起伏的才思,他的笔墨里运行着劲锁苍雄的神韵。他把诗词融化在他的书法里,使人吟起来清新隽永,回味无穷,读起来回肠荡气,余音缭绕。在他的书法作品里,无不洋溢出他人格的魅力,无不显示出他人格的精彩。他的大字张力夺目,小字隽永清秀,大小珠联璧合,收放自如,秀外慧中,充分显示了一名老书法家枝叶关情的平民情怀、修行潜心的文人情怀和桑梓情怀。
好的书法作品,要有“古意”,郭大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书法家。他注重作品的传统精神品质,静思巧想,含蓄风雅,彰显笔墨精神。他是一位很“富有”的书法家。这种“富有”来自他的学识修养、丰富的人生体验、朴素的情感、包容的胸怀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以及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思考和借鉴。郭大华先生研习书法,首重对古代名家碑帖的吸取。少时从临摹入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参以唐楷笔意,复上溯二王及唐、宋诸家,转益多师,广收博采,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个人的风格。综观其书,时代的气息以及书法家的审美情趣,都反映在其艺术作品中。品读郭大华先生多幅书法新作,长卷、四条屏、八条屏、中堂、对联、横批等等,篇篇均一气挥洒,尽显才情,线条优美,笔墨灵动,备见气度。令我最叹为观止的还是其中的小幅行书。书之为道,至精至微。若无精微,则书法的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我觉得,小字见功夫,写不好小字,很难算得上是位合格的书法家。
漫步于郭大华先生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已经建立起来了属于自己审美趣味的个性。谨严稳重的间架结构,章法字距、行距的开阔、动静天然、含蓄蕴藉的用笔,不湿不燥的墨色变化,结字上因字赋型,左揖右让、左倾右斜的书法形式,既体现了巧妙地构思,悠远、灵秀的书写风格,又表现出丰厚的意象和丰富的内涵。细读他的书法作品,无不尽态极妍,别开生面;无不逸远疏朗,萧然物外;无不意在笔先,气韵流动。无论是写其神,写其境,写其情,都给人留下了美好而脱俗的印象。
和郭大华先生在一起,我觉得他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的兄长;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他率直而常有天真之举;他执着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在当代书法家学养普遍匮乏的情况下,他的勤奋和认真显得更为难得珍贵。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七十年来,郭大华先生一直是笔耕不辍。1993年9月,宿州市成立了硬笔书法家协会,正值花甲之年的郭大华理所当然地被推选为主席。2006年5月,宿州市老年书画院成立,郭大华先生被推选为院长。2007年,他又当选为安徽省老年书画院副院长。他的生命的价值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书法艺术上,而是和整个书法界的繁荣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书法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情在笔墨里,意在字之中,品在章之内,志在行列里,有笔似无笔,无笔似有笔。郭大华先生的书法事实上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了。他的才思,他的笔墨已经为我们这个时代添上了他具有鲜明个性的色彩。他以书法艺术家立场的追求,以他在当地所做的书法活动以及影响力,为社会履行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的责任。
□许桂林
新闻推荐
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90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学科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个病区、150张床位,集临床、科研和教学为一体,在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2007年被省卫生厅批准...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