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去冬今春,宿州市累计投入资金13.47亿元,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百万群众从中受益。
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地处宿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前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受到限制。近年来,付湖村按照“两区”建设的要求,高标准实施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
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种粮大户李勇介绍说,项目区水利设施配套齐全,能达到旱能浇,涝能排,今年秋季作物受到高温高热的影响,我们采取滴灌的管道,进行浇灌,降低田间的温度,增加田间的湿度,不会造成很大的减产,如果没有这些水利设施,秋季的作物减产幅度很大。
在水利兴修中,全市各地因地制宜,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与扩大水源工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建设美好乡村以及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埇桥区八张村是宿州市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该村种植大棚蔬菜4000余亩。为节约水资源,促进蔬菜更好的生长,今年,该村投资2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滴水灌溉项目,种植效益有了明显提升。
随着农田水利三年提升工程的稳步推进,全市农业生产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引导的重大转变。去冬今春,全市水利兴修累计投入资金13.47亿元,完成土石方5870万方,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万亩,除涝面积54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实习生 钱宁宁 本报记者 许健)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建行宿州市分行高度重视资产业务发展,通过实行名单制营销、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经营机制和考核方式等系列措施,促进全行资产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nbs...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