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在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以“四新”理念贯穿始终,增强内生动力,有效开创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结对帮扶,开启造血式扶贫新模式。全县65个贫困村,充分发挥省市县直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乡镇包村干部的作用,每个党员帮扶一个贫困户,变“输血”为“造血”,帮助贫困村和困难党员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计划,切实增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导作用,在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教育卫生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开发等,深化农民群众自主创业、自主脱贫的意识。今年以来、仅妇联、农委在全县16个乡镇、开发区开展土地流转、种养殖培训、法律法规培训等49场,人员3500多人次。
优化组织,开辟领头雁帮带新路径。泗县实施能人引领、强村带动工程,注重选拔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进村两委班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选优配强领头雁。按照一村一策、综合施策要求,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定期开展村两委干部业务培训、农技培训等,村两委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弘扬新风、关爱群众的同时,通过带头创业和引领农民创业,切实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目前全县有350余名村两委干部带头创业,共带领群众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147家,解决1万余人口的就业问题。
树立典型,寻求家门口创业新思路。泗县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富民政策引导下,农民群众转变农业经济模式,逐渐挖掘出家门口的商机,利用农闲时节开办手工饰品加工作坊、养殖基地、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等;扶贫办、妇联、团县委向创业妇女、创业青年实施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支持他们发展经济。去年妇联、团县委贴息64万元共助150余名贷款青年,留守妇女发展种养殖合作社、发展蔬菜大棚等,并通过树立示范典型,邀请致富代表在全县巡回讲解创业经,助力更多农民在家门口致富。
党企共生,实施大党建致富新工程。泗县着力打造党建品牌,以基层党建促农村发展。鼓励村、社区党支部采取 “支部+合作社”模式,以土地流转、科学种植、规模发展的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基地;充分用好远教载体和网络平台传播创业致富信息,实施天天有信息、周周有科教片、月月有技术课工程;依托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将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将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通过传帮带的途径带动更多群众创业致富;积极鼓励返乡党员和流动党员带回致富经验和资金,真正实现流动在外地、闪光在家乡。 (陈红梅)
新闻推荐
宿州市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一揽子解决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问题,三次产业经营主体脱节问题,专业化服务问题和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等,宿州市在推进“两区”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三次...
泗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