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萧县新闻 > 正文

35名老知青45年后重返故地

来源:合肥晚报 2015-11-07 15:0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下车直奔知青点——见到老乡亲,泪水满衣襟
■1970年“合肥晚报”曾大幅报道当年知青下放盛况

“不学乳燕绕梁转,要做雄鹰展翅飞”,1970年8月31日,合肥八中108名稚气未脱的中学生怀着满腔热情,来到偏远的萧县农村插队落户。时隔45年,当年十五六岁的少年已年过花甲,知青岁月在他们心中始终挥之不去。10月23日,35名八中知青再次踏上这块热土,激动的泪水再也无法控制:“第二故乡,我们回来啦!”

1

短视频让知青们沸腾了

62岁的王玲在萧县下放时间较长,几十年来一直关注着萧县点点滴滴的变化发展。国庆节后,她在八中知青微信群中发了一段今日萧县的短视频,却一石激起千层浪,群里沸腾了,纷纷要求再回萧县看一看。

五人毛遂自荐组成了核心组,为大家这次萧县行组织、策划。知青们的动议得到了萧县人民政府的积极回应,县政府、知青们当年插队的镇政府做了周密的安排;当地三一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五易其稿,免费为知青们策划活动行程。从八中校庆通讯录里,王玲找到了失联已久的几位同学,当年陆续回城后,虽然同在合肥,但忙于工作生活,地址变更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得知要重回萧县,大家你找我我找你,很快就联系了30多位同学。这么多人,集中买动车票难度太大,热心的王宁东从旅行社租了一辆大巴。

23日一大早,说好了6点半启程,35位同学全部提前到达聚集地稻香楼。40多年没见,很多同学已不敢贸然相认,试探着喊出姓名,未出一言便紧紧拥抱、热泪盈眶!

2

“你们回来了,真好!”

仿佛知道知青们急切的心情,11点没到,大巴顺利抵达知青们当年下放的村庄——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郭庄,丁里镇的领导和郭庄村书记早已在这里等待。

来不及多说,大家快步奔向当年居住的知青点。“我在这里烧过大灶”、“我当年睡的就是这间大地铺”、“我在这块地里偷过黄瓜”……追忆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泪水。乡亲们事先并不知道知青们要回来,当一大群人路过老队长家门前,84岁的老人正蹲在门口忙活,多年不见,老队长一眼就认出了孩子们!赶忙喊出81岁的老伴,知青萧潇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哭着一把抱住了老人。45年前,繁重的农活让文弱的萧潇几乎无力承受,是善良的老队长夫妻给了她父母般的关爱。看到老人们身体硬朗,萧潇特别高兴,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专程从宿迁赶来的刘贤俊还是没有忍住。路上偶遇曾经一起劳动的“社员”,他惊呆了:“你怎么都有白头发了?!”全然忘了自己也已两鬓染霜。“哭,谁能不哭!”听到乡亲们脱口而出的“大鼻子,你怎么回来了?”王宁东愣住了,“40多年没见,没有一个人问‘你是谁’,一口喊出你的名字、外号,怎么能不感动?!”

3

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1970年8月31日的《新合肥报》(《合肥晚报》前身)记录了当年离开合肥下放萧县的壮观景象。胸前佩戴着光荣的大红花,从合肥八中校门口出发,顺着三孝口、四牌楼,一直走到火车站,沿途站满了欢送的市民。那种激动和自豪,知青们记忆犹新。

刚来到萧县时,知青们没少吃苦。匡冬萍是当年郭庄大队的模范知青,在郭庄七年,她付出了最美好的青春。为了赶农活,知青们有时候半夜三四点钟就得起床,副队长匡冬萍起得就更早了,半夜两点从暖暖的被窝里爬起来是常有的事。为了修地下渠,大量的石头要到七八里外的山上去拉,每天早上四点钟就得出门。有一次,匡冬萍和同伴正拉着一车石头往队里走,一块桌面大、约30厘米厚的石头突然从山上滚落,滑压到匡冬萍背上,她当时就昏了过去。

虽然生活艰苦,但锻炼了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说起知青生活,大家几乎异口同声。

记得常回家来看看啊

4

淳朴的萧县人民给予知青们无私的爱让每一个人都铭刻在心。15年前,知青戴荣珍曾经回过萧县,在村头,她特意换上自己当年结婚时穿的大红礼服,她说:“我是萧县的女儿,我回娘家来了!”同样八中毕业的李晓秋这次原本只想陪妻子李军岭看看她日思夜想的地方,可短短的两天多时间,李晓秋深深地感动了。萧县县委、政府大力支持、热情接待,为知青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晚宴,并组织了县里著名书画艺术家现场作画赠送知青;乡亲们的真诚更是让人时时刻刻心里暖意融融:听说知青们要回合肥,大家连夜烙了400多张饼,这是当年知青们最爱的美食;小虎头鞋、狗肉火烧、木疙瘩(顶针),生怕漏了什么特产……

高兴之余,大家也有小小的遗憾。乡亲们拉着手不让走,时间太短好多话还没说够;郝新庄的左敦玲和爱人刘军是八中的一对夫妻知青,夫妻俩在农村多年,一起分在萧县学校工作约17年后调回合肥,因家中实在离不开,刘军无奈地把返乡的机会让给了左敦玲。虽然很多人带了高级相机,可是,一见到乡亲们,泪水、欢笑……大家都忘记了拍照。

回到合肥已经快半个月了,大家的心似乎还留在萧县,总想着自己能为第二故乡未来更美好做些什么。难忘相聚时的欢乐,难忘乡亲们依依不舍的话语:“记得常回家来看看啊!”

新闻推荐

前不久从合肥乘汽车去皖北调研过了淮河就看到高速路两

前不久,从合肥乘汽车去皖北调研,过了淮河,就看到高速路两边成片金灿灿待收的麦田。为了便于机收,皖北现在的小麦都是矮秆品种,已呈现不出“麦浪滚滚”的画面,但因长得整齐,像是...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35名老知青45年后重返故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