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我都要到稍木子沟柏树圪台老坟里为早已逝去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烧纸。在坟堆不远处,我画一个孤魂圈,给我半路夭折的珍珍姐烧些纸,她埋远的远,埋在煤城铜川,寄托我的哀思。
升腾的青烟,飘飞的黑絮,把我的思念牵回到天真和痴迷的童年,儿时的往事,令我魂牵梦绕,终生不忘。柳笛
清明前后,春天悄悄登临。山村硷畔上,秀延河堤岸边,公路旁、河湾里、站立的丛丛柳树、榆树、槐树、白杨树,抖动开她那光秃秃的枝条,伸展着僵直的躯体,渐渐变软了,变绿了。嫩黄的芽苞苞密密匝匝挤满了枝头。村子里和我一般大的娃娃,头上都箍着锅圈圈,后脑把子上留着“嘎杂毛”,一群几岁、十来岁的猴娃娃,在芳草凄凄的草丛里,有的搜寻小蝈蝈,有的瞅着小蚂蚁搬家,有的追逐的蝴蝶和蜻蜓。
我们个个扬着小脑袋瓜,鼓着涨鼓鼓的小嘴巴,学着当地有名的吹鼓手马五的样子,使劲地嘟哇嘟哇横吹着柳笛。一个说你吹的像猴子尿尿,一个说你吹的像老牛放屁。一时间,你追我逐,就像鸡打架一样,抓着对方的胳肢窝,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不亦乐乎。
柳笛声声,和着满山二洼的布谷鸟的清唱,把个活鲜的春天,给活蹦乱跳地吹来了。
放风筝
“雨洒清明节,黄风四十天。”家乡瓦窑堡这个地方就是日怪,每年清明前后,成天黄风抖阵,有时候还刮得天黄地黑,走石飞沙。然而,这个时候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间。
我和村子里的成虎、栓柱、铁锁等一群小伙伴们,每人手里拿着自个裱糊的各色各样的风筝,搭伙结伴,兴高采烈地到村前的秀延河河滩里去放风筝。
心灵手巧的珍珍姐给我精心裱糊了一只硕大无比的蝴蝶风筝,美极了,就像真的一样。我动扯着风筝的线儿,慢慢地放出。风筝摇头摆尾,徐徐升空,乘风远去,直插黄蒙蒙的天际。老远望去,看不真切,扑朔迷离。傍黑的时候,黄风越来越大,线儿越来越紧,我担心我的蝴蝶万一线儿断了它要真的飞去。果然如此,嘣的一声,线儿断了,我的蝴蝶它真的成了精,成了仙,飘飘去仙宫拜会玉帝老儿去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我痛苦的心,也随着我的得道的蝴蝶飞向那传说中的神话世界里。
打澡起
五黄六月天,天上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村子里的一群小伙伴们,相跟着一起里疯癫到一块,一天价钻到村子前的秀延河里打澡起。在温暖的清净的河水里,一会儿学蛤蟆浮水,一会儿浑身抹上稀泥,满河滩疯跑野蹦,撵打。玩累了,大家又一个兔儿登天,仰面朝天,睡在热乎乎的稀泥钵里,佯装着打着鼾声。大家一阵阵都闲不住。鬼点子最多的铁锁说咱们玩“三花脸”吧。于是,你给他身上抹稀泥,我给他身上、脸上、头上抹泥,一个个都成了泥神神,像关公、又像包公。你看着他,他看着你,都装成呲牙裂嘴的恶魔,张牙舞爪,厮打成一片。又嬉笑狂叫,满河滩撒野,实在舒心爽意。
天傍黑了。村子里农家烟筒里晚炊黑烟袅袅升起。家里的大人几次站在河岸上,拉长声音叫着自个孩子的名字回家吃饭。我的姐姐就在这群人当中。
这时,我们又一个猛子扎进河水里,飞溅起丈余水花,潜游到对岸。然后,又返了回来,从头到脚洗了个干净,爬上河岸,齐刷刷地站满一河沿。等身上的水珠儿干了,忙乱地穿好衣裳,拖着老布遍纳鞋,爬上河床,疯够了的我们,朝自个的家欢马独跳地走去。
新闻推荐
兹定于2013年5月6日至2013年9月15日对包茂高速公路K765+854m—K548+941m(铜川川口至延安北段)部分路段进行路面中修施工。为确保施工路段的安全畅通,请过往车辆通过施工路段时,严格遵守道路施工标志...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