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宝燕
近日,由保监会与国务院扶贫办发出《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全面系统阐释了保险在扶贫攻坚中所起的作用,明确提出了保险参与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方法等,这意味着保险业正式向贫困宣战了。
铜川,作为陕西省的资源型城市,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社会治理、风险保障、资金融通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在减灾救灾、提高贫困人口风险抵御能力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是推进农业保险和大病保险发展,完善铜川市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提高贫困人口的风险抵御能力。这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广泛好评和关注。
但从总体来看,铜川保险业参与扶贫攻坚还面临诸多问题。其一,民众对保险的认同度较低。自古以来,民众对待风险损失都习惯于顺其自然,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对保险的抵触心理极其严重,认为买保险是一件非常不值当的事情。其二,保险知识欠缺。政府部门对保险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认识比较欠缺,对如何利用保险来分担社会风险、消除民众贫困等问题的认识有待提升。其三,激励机制不完善。保险公司毕竟是盈利性企业,对于投入大、见效慢、利润薄的政策性保险若是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会出现产品保障额度过低,保险责任过窄,经济补偿的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参与金融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对此,未来铜川市保险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是普及保险知识,提升保险认同度。政府部门、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金融保险知识下乡”活动,选派保险知识扎实、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到贫困地区,通过现场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为当地政府、干部群众宣传、讲解“金融扶贫”、“保险扶贫”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案例,让当地干部群众看到“保险扶贫”带来的实实在在效益,以此提升对保险的认同度。
二是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打造特色扶贫模式。结合铜川市地域特色,开展适合铜川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符合铜川市需求的环境责任险、食品安全等责任保险,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水平提供有力的经济调控手段。积极推进产量保险、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各类创新产品在铜川试点。创新包含养老、医疗、意外灾害、家庭财产、融资增信等“一站式”保险服务,为贫困群体构建更加全面的安全网,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保险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成立保险扶贫工作推动组,完善保险扶贫支持政策,对保险扶贫业务给予保费补贴或提高补贴比例。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保险扶贫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服务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的保险机构予以奖励。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陈文合)7月23日,由铜川国学研究分会诗歌研究会、市图书馆共同举办的“丝路花雨·大美铜川”诗歌朗诵会在市图书馆举行。来自商洛市的50多名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