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姚长生
在市义安区东联镇合兴村,一位双目失明、耳聋的八旬老翁衣食无忧,还不时在家门口、院内悠闲地走走……是谁让老人一直享受着生活的温暖呢?原来,老人侄媳妇熊花蝶五十载周到孝敬老人,一片孝心被乡邻传为美谈。
老人名叫查根树,5岁那年因眼疾导致双目失明。1967年,熊花蝶同老人的侄子查贤进喜结良缘。3间破陋小屋内,见可怜双目失明的叔公需照顾时,心地善良的熊花蝶只犹豫了片刻,便扛起了为老人洗澡、做饭菜的重担。1972年,查贤进被招进铜陵有色公司当了一名下井工人,每个月只能回家1-2次,照料叔公的重担也因此由熊花蝶一人扛。从此,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急着翻身起床,先赶到塘边挑水把水缸盛满,从菜园摘回一天要吃的菜,又赶紧到水塘边去洗好老人等全家人的衣服。无论是酷暑难熬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她都未忘记叔公的生活,得赶到家里将饭菜烧好。老人每日喜欢喝点小酒,她就烧咸、淡两种菜,且变换着口味,好让老人喝酒。隆冬后,熊花蝶烧晚餐时还不忘生一盆火给老人暖身。
从1993年开始,老人的听觉减退,到1998年基本听不见声音。这时,老人感觉痛苦,想一死了之。见此,熊花蝶耐心开导劝说道:“您不要这样想,我们会照料您一辈子……”老人因此感动得热泪盈眶。
每逢端午、中秋、过年,她总是备好老人爱吃的点心、饭菜。老人逢人便说侄媳妇心好,待自己似亲爹,邻居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她的孝心。
五十载的细心照料服侍,她付出的实在太多,日渐苍老的脸庞添加了多道皱纹。当问到她这么多年照顾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尽赡养义务的老人是否有怨气时,她笑着说:“曾有过,但人要凭良心讲道德,我和丈夫不去照顾,眼瞎耳聋的老人很难个人生活,于心不忍呀!”说到这,她连忙用手擦拭眼角溢出的泪。
新闻推荐
志愿者正在为过往旅客发放腊八粥。本报讯(记者路璐文/图)浓情腊八,爱暖中华。1月21日,腊八节前夕,尽管寒风凛冽,但在《中华志愿者》杂志社发起的2018“首届中华爱心粥”暨全国千家公益组织联合公益行动...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