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类似一个个办事项目,一条条数据信息,像无数条小溪流,逐渐汇集,流向铜陵市警务大数据平台。
记者在警务大数据的“大脑”———铜陵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看到,一面墙大小的电子显示屏上,正显示“最新案件动态”“案件打处人员分析”、报警“电话呼入”等“每日警情”动态数据。大厅内有治安、刑侦等多警种工位,警员时而盯着大屏幕,时而接听拨打电话,紧张有序。
铜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邹河介绍,铜陵市公安局梳理网上服务事项,编制网上办事目录,打造“指尖公安局”,将便民服务项目从窗口搬到网上,“让数字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筛选出15项高频次需求,及网下窗口办理量超过万次的项目研究,在原“铜陵公安在线”微警务平台基础上推出10项全流程办事项目。
在打击犯罪方面,大数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铜陵市改革警务机制,按“做精机关、做实专业警种、做强基层所队”原则,主动适应网上网下互动频繁、移动互联向生活领域全面渗透的新形势。
“以前基层一些三人所、五人所,民警长期超负荷,传统工作模式创新不够,对新型犯罪打击跟不上。”邹河说,老百姓投诉多、满意度低,铜陵公安在全国排名曾长期倒数,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解决。
铜陵市将市公安局原指挥中心、办公室、信息中心3个单位整合为新指挥中心,做强“大脑”;将原铜官山分局和狮子山分局14个派出所整合为6个,一次性精简市局机关10%的警力,下沉到基层派出所;将水警、公交支队合署;将各分局刑警大队与市局刑警支队整合,实现“刑侦一体化”改革。
铜陵市义安区五松派出所教导员张玉钟对改革感受深刻。该所2012年只有9个民警,经常感到人手不够。2013年以后,局机关下派12个民警,加上33名协警,人手充足,原先需要市局协调增派警力处理的群体事件,现在所里可独立解决。另外,利用视频网络人像信息、人脸感知等技术,研判嫌疑人活动范围,凭借大数据分析结果,仅去年12月下旬就抓了3个逃犯。
据铜陵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刘婷介绍,通过整合住建、海事、金融等部门视频监控点1600多个,新建高清视频监控点2700多个,包含了电子监控、高空瞭望、移动车载等视频图像采集前端,基本实现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网共享。
铜陵市还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辅以警务改革做配套,公安部门先后同社保、民政等20个部门建立定期数据交换更新机制,接入500多类近2.7亿条社会信息资源数据。
大数据的铜陵实践模式,在社会管理领域成效初显。2017年以来,全市发生各类刑事案件5677起,同比下降23%。(新华社合肥3月3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敏)为切实抓好双招双引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全区党员领导干部重招商、抓招引的思想意识和素质能力,2月28日上午,义安区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暨全区双招双引工作培训班在义安区行政...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