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现在的新安村,产业有了起色,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百姓口袋更加殷实,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新安村的产业发展是铜陵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两年来,铜陵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98亿元,增长3.5%;粮食产量实现“十四连丰”,枞阳县连续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5家,全市有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9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95个,综合营业收入达到2.5亿元。与此同时,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农业现代化水平、标准化建设有了长足提升,已建成1个国家级、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国家级、13个省级蔬菜标准园,17个部级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现代种业,近年来共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100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机耕水平达97.2%,机收水平7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农业农村和供给侧改革实现新突破
村民搞民宿,村里当管家。在义安区胥坝乡群心村,12户村民的闲置农房经过改造后,摇身变成民宿,在村里成立的旅游公司对接下,已累计接待游客数千人次。村里负责人介绍说,美丽乡村建设后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适时启动了闲置房改民宿工程,闲置房35户中有12户成为首批民宿户,共有床位53张,这些民宿在节假日期间非常走俏。
无独有偶,郊区结合闲置农房点多面散、全域旅游开始起步的特点,瞄准现有农村闲置住宅,试点探索“共享农房”模式,实现游客需求与服务资源精准对接,逐步形成产业联动,进而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源自于铜陵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盘活农村闲置房屋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试行)》。
面对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铜陵市做好农村改革的大文章。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在全省率先完成;38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试点村的户均财产净收入提高约500元;圆满完成全市3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普济圩农场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安徽省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成为新的增长点,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突破220亿元,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66:1;2017年农村电商交易额达9.5亿元,同比增长68%。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发展活力得以激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017年达到13145元。
绿色发展和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春季在铜陵踏青,可以去凤凰山看牡丹,可以去周潭镇大山村看桃花,还可以到西联镇犁桥村感受水乡风韵……
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把生态宜居作为重要考量,近两年,铜陵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着力治理农村资源环境突出问题,乡村环境得到新提升,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铜陵市已累计建成省市级中心村262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3个,义安区连续三年入列“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美丽乡村成为铜陵的魅力板块。大力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增长工程圆满收官、林业增绿增效行动顺利实施,推进实施了“三上、四创、五进”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5.36万亩,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畜禽粪污治理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农药、化肥使用量两项指标均在省下达控制指标内,利用率分别提高4和5.2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4.8%,绿色这个农业本色正在变得更加亮眼。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4日中午,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男子杜某因欠下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其表姐欲帮忙偿还,没想到他不愿意,甚至想跳楼轻生。好在民警及时劝阻,将他拦下。当天中午12时许,顺安派出所接报警,称顺安一小区...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