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四发
这是天门镇蟠龙村一处傍山依水的新家园。前依波光粼粼的水桥湖,后傍海拔576米高的天门山,自成一体的幢幢“小洋楼”就建在翠绿的山脚下,不占用耕地,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延伸,在青山绿水间犹如雉鸡的锦羽,跳跃而欢快。家园主人品味着茶,心旷神怡,温馨无限,各自创新发展养殖业、种植业。
我往傍山依水的新家园走去,来到小胡的“小洋楼”前。这地方我熟悉,多年前,他父亲曾邀我在他家做过客,那是在当年一口小圩边的土墙屋里。
这次,我来到这里,他的大黄狗不知怎的,不朝我咬,还奇怪地摇摇尾巴。我坐在楼房客厅沙发的软座席上,小胡端来一杯“天屏云雾”茶。我呷了一口,确实蕴山峦之灵气,聚云雾之精神,色翠,香浓,口感甘甜,回味绵长。据小胡介绍,天门山周围被更多的矮小群山环抱,林木葱茏,多半云雾缭绕,所产茶名为“天屏云雾”。我目光从他家往前延伸,只见车辆在合铜黄高速、铜九铁路、103省道来来往往,装着新时代下五彩缤纷的生活,加快时代前进的速度。
阳光正舒展着它明亮的光衣,我听见这光衣披落在小圩岸畔芳草上的声呴,又听见它掠过“小洋楼”后山坡上的灌木丛。
我朝那小圩看去,圩畔有五六个垂钓者。小胡懂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他以本土的地理优势和自身潜力,前些年,在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筹集了八万元资金,疏通了通入青通河继而连接长江上游天门山的活水,建了涵闸,小圩拓宽了,挖深了,圩埂升高加固了,成为放养鱼儿的淡水圩。每逢鱼盛季节,都有垂钓者慕名而来,一钓就是一整天。多则钓到二十多斤,中午就在他家吃农家饭菜,当然少不了鲜活的鱼儿和自养的土鸡下的蛋。我朝楼房后院走去,院内一道门朝山坡开着。
山坡上有百余只土鸡正悠闲地在灌木丛中寻虫子吃。鱼、藕、水稻、花生、山芋,还有铜陵的特色产品生姜,散发着秋天丰熟的气息,幽幽的浓香,滋润着鼻孔。
小胡在他的藕田里采了两节鲜藕,在清水里洗干净,然后切成片撒上白糖。新鲜的花生米用油炸岀来,放冷后,又脆又香。花节藕算得上时蔬,很爽口,脆嫩无渣。一条大鲤鱼,两条鲜刀鲫,分别用两个大长碟摆到桌上,很是鲜活的感觉。
出门时,左右环顾傍山依水的新家园,在乡村振兴的美丽家园中,这只是新中国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七十年来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激动,我渴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胡丽琴记者马卫东)9月12日上午,义安区五松镇惠泉社区活动室内欢声笑语,一场别样的“中秋饺子宴”正在这里举行,社区老...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