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列出了幼儿成长发展的“阶梯”。相关人士称,该《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幼教“小学化”意义重大。当前,芜湖幼儿教学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幼儿成长发展情况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芜湖日报》10月25日报道)
记者走访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春晖奥韵康城幼儿园、安徽工程大学附幼等幼儿园均没有出现教授拼音、算术等现象等所谓“小学化”的教学倾向。而这一切,与教育部近日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作出的要求不谋而合。芜湖市在幼教方面的前瞻性,使得芜湖市的幼儿教学,迈向了稳定而健康的发展轨道。
早在2009年,芜湖市就要求幼儿园停止使用幼儿教材、课本,严禁办学“小学化”;与此同时,芜湖市要求小学一年级拼音、算术从零教起,从而促使幼儿园告别“小学化”。幼儿园阶段不允许“小学化”,而小学一年级的拼音、算术教学,又必须从零开始,双管齐下,既确保了所有的孩子从同一道起跑线上迈步,也解决了一些家长的后顾之忧——孩子们该学的基础知识,一点也不会少。
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是违章操作,幼儿园在“小学化”的过程中,是“各弹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你教拼音,他教算术,我教英语。这种起点的混乱,也给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增添了许多人为的干扰。如果都是“从零开始”,那么,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肯定是“炒剩饭”;如果不是“从零开始”,那么,另外一部分学生,必然又面临着“跨越式”的挑战。而无论是“从零开始”,还是“炒剩饭”,给教与学的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与额外的负担。因此,从幼教“小学化”出现的第一天开始,有识之士,就对此痛心疾首。相比之下,芜湖市的做法,为杜绝幼教“小学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在杜绝幼教“小学化”现象中的成功“起跑”,也决定了芜湖市的幼教工作可以开展得更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标杆,而直接完成这一“指南”的,则是广大幼儿园教师。最近,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幼儿园虐童事件,虽然起因各不相同,但是,对幼儿园师资力量监管的不到位,还是一个根本原因。因此,芜湖市的幼教工作,在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以“小学化”为主体的种种弊端之后,健全并完善幼儿园老师的人格与精神,更应该是一个常抓不懈的中心任务。这样,我们既能够杜绝幼儿园办学“小学化”的倾向,又能够杜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发生,让芜湖幼教更健康。
新闻推荐
(上接1版)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正是奇瑞“走出去”的关键一步。“就好像家里培养出一个高材生,不能只绑在家门口就业发展,要支持他出去闯荡世界,长见识学本领,在更大的舞台上...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