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桥响水涧油菜花
春之谐
莲花湖公园效果图
龙窝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野天鹅来此越冬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站在芜湖市最大的天然湖泊——三山区龙窝湖畔,诗词中的秋日美景在湖光山色中流淌。
走进三山,令人流连忘返的不止是烟波浩渺的龙窝湖。在浮山,始建于唐朝初年的千年古刹铜山寺留存至今,寺院内白果树、涌珠泉、神仙洞并称为“古寺三景”;在响水涧,逢春暖花开,遍山映山红临岩伏壁,万亩油菜花金光遍野。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三山坚持生态化发展战略,继2010年将“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称号收入囊中之后,又树立了更远大的生态发展目标:打造区域性生态休闲和绿色度假基地,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化绿色新城区。上天赋予的山清水秀,再加上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区身姿愈发秀美迷人。
科学发展理念护卫三山生态美景
良好的生态美景是三山人的一大骄傲。随便找一个三山人,他都会对家乡的美景如数家珍:外有黄金水道长江、漳河相伴而行,内有三山河、峨溪河、泊口河休闲观光;区境内浮山、三华山、铜山风姿绰约,龙窝湖、莲花湖水天一色。响水涧和龙窝湖更是三山的两大生态招牌。响水涧生态环境优美,每年盛开的大片油菜花引得众多游客与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龙窝湖是芜湖市最大的天然湖泊,其与长江相连,自然条件优越,渔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甚佳。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三山区的生态美景之所以能够留存,取决于其科学的发展理念。记者采访中获悉,在建区之初,该区就将生态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强势推进,在抓工业强区的同时,扎实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细心呵护着三山与生俱来的生态之美。
这种呵护落实在区委区政府一项项具体而微的生态保护措施里。几年来,三山连续实施治理水污染和水利设施建设,使该区水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落实环境评估制度,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对非煤矿山进行集中专项整治,空气质量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土壤改善、农业产业化等多方面实施生态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此同时,扎实开展城建生态保护工作,按照新城区拉开框架、老城区完善功能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城市生态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打造和谐生态家园
保护生态,既涉及发展大计,又关联百姓民生。让百姓呼吸清洁空气、喝上干净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执政者的职责所在。近年来,三山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打造天蓝水清地绿山青的环境,使村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自2006年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三山区先后确定联群、峨桥、鸭棚、响水涧、鲁港村、高埠村、长坝村和天桥村8个村为新农村示范整治村。在此基础上,2012年,确定联群和响水涧2个村为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村。
美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秉承这一理念,三山区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注重突出特色:在响水涧,借力国家重大项目实施,着力搞好美好乡村建设;在联群村,着力为移民小区进行完善配套,实现美好乡村目标。
“2006年,省‘861’重点工程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为响水涧村发展带来了机遇。”三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把握发展机遇,响水涧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的文明发展之路,以绿为底,打造了一张独具特色的响水涧名片。近几年,响水涧投资530万元,绿化荒山584亩,退耕还林300亩,空地变绿地240亩,绿化率达67.3%,先后摘得“芜湖市生态村”“安徽省生态村”等桂冠。与此同时,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目前,响水涧村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户户通自来水,卫生厕所改造率达95%以上,新建1所标准化幼儿园。
在联群村,美好乡村建设的号角同样铿锵有力。区政府财政全额投资456万元,用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有13条主次干道和下水工程,3处景观绿化,3处入村标志,49盏太阳能路灯;村民自主建设53条宅间道路,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完善了环卫、卫生保健、污水处理、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科技信息服务点、短途公交站等公共设施,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依托湖光山色书写美好前景
有青山环绕,有绿水淙淙,有绿树成荫,更有繁花似锦,依托区境内令人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三山区正在筹划着下一步的生态发展规划:以生态体育公园、响水涧蓄能电站、五星级碧桂园玛丽蒂姆大酒店等大项目带动,以及漳河、峨溪河、泊口河等景观河道和外龙窝湖湿地为依托,做好做活“山、水、田”文章,挖掘龙窝湖、响水涧、浮山、三华山等山水旅游资源,立足高标准逐步打造新区高端休闲旅游农业产业。
如何挖掘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经过缜密思考,三山区已经有了初步设想:在重点打造响水涧、峨桥生态体育公园、龙窝湖、小洲设施观光农业四大休闲旅游景区和铜山古寺、浮山寺、三华山寺等景点的基础上,依托区域内休闲旅游线路道路景观带、河流、湿地景观,以及山体植被改造,采取土地集中流转的方式,建设一批农业生态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并以此为载体,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身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满足市民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科学规划下,三山区未来生态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在浮山区域,依托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可规划建立以水电科普、水利旅游为主题的水电文化科普园、生态风景观光园、游憩休闲度假园;依托浮山寺、“浮丘丹井”及周边山体,可发展“山上茶叶、松槐戴帽,山坡果林缠腰,山下瓜果葡萄及菊花种植”的“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布置等高环形种植带;在龙窝湖区域,依托万亩水面滩涂、外龙窝湖湿地,以及周边小洲无公害蔬菜瓜果基地等,可规划开发湿地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蓝图已绘就,未来应可期。与生俱来的湖光山色,再加上科学先进的规划理念,有充分理由让人相信,生态将成为三山最具魅力的一张名片,她让三山不仅是三山人的美好家园,更是芜湖全市和周边城市居民梦中的桃花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王磊)省政协工会界别委员日前来芜调研,对芜湖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市领导刘泉、李志国、孙国正、汪健陪同...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