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几年全市粮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及省局的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加速粮食产业化发展,发挥粮食产业园区功能效应;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依法监管粮食流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高粮食经济运行质量效益。
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稳定。全面落实地方粮油储备任务,并创造条件适时增加一定规模的成品粮油储备;进一步完善储备粮油监管制度、轮换制度,以科学、合理、安全、高效为目标,不断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确保库存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落实好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督促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入市收购,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加强市场粮油价格动态监测,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完善预警、分析、报告制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导生产、消费预期;加强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
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企业在粮食储存、加工和粮食转化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发展粮油订单、土地流转、公司+基地+农户等,扩大粮食种植规模,优化粮油种植结构,促进粮食生产,带动农民增收;加大对粮油类龙头企业帮扶的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市级以上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逐个摸排,分门别类,建立档案,跟踪服务;大力开展“放心粮油”、品牌创建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商品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形势分析会等,加强企业与外部的联系,促进产销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等方式,实现机制创新,产业升级,功能配套,增强产业园区的辐射力;着力支持江南国际“芜湖米市”建设,使之逐步发展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性粮食现货交易市场。
深化国企改革,增强竞争能力。对重点国有骨干企业,要创新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收入分配机制;对规模小、资金少、仓储基础设施差、市场竞争力弱的一般性国有、国有控股企业,要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置换、并购、重组等方式激发企业活力;对那些已经无法正常经营的企业,依法及时进行清算,妥善安置好下岗人员、处理好债权债务,使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流通秩序。健全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执法工作体系,落实监督检查执法编制、人员和经费,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为依法管粮创造条件;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监管制度,规范粮食行政许可办理和行政执法流程,为依法管粮提供制度保障;大力开展粮食法律政策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对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各类经营户、农村粮食经纪人等,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宣传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规范、指导、督促各类粮食市场主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重点在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粮食流通统计、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政策性粮油购销活动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方式,与工商、物价、质检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维护正常有序的粮食市场流通秩序。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水平。在思想认识上更新观念,在工作实践中转变职能,实现由系统内管理向全社会行业管理的转变,由单一行政管理向依法行政的转变;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好法律赋予的应有职责,不断完善粮食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制度,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粮;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开展从政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行业新风,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在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促进产业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流通秩序。
新闻推荐
12月份,芜湖发电公...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