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且,这种不均衡,还滋生出其他的相应问题,如择校风的盛行,择校费的飙升,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等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均衡,也是学生负担过重与有偿家教等不良之风的“催化剂”。正因为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存在着多重弊端,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的呼声,也就越来越强烈。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这是一个中心,它包含的要点是,“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同时,要把教育公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教育资源分配要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缩小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差距”,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由此可见,教育公平,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与均衡,该是何等重要。正是着眼于这一点,芜湖市确定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
义务教育的均衡,关键在于学校的硬件与软件的均衡。因此,芜湖市的工作目标不仅指出,“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而且,还统筹兼顾了师资力量的增强,“完善校长、教师培训流动机制,促进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硬件层面的办学条件、软件层面的师资力量,两手抓,两手硬,我们的教育均衡,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这方面,青海格尔木市的经验值得借鉴。近年来,青海省格尔木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实施“市区学校提升,农村学校倾斜,城乡教育互动,整体水平提高”战略,积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目标,“择校风”基本被遏制(半月谈10月30日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真抓实干,芜湖市义务教育的均衡,一定会成为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视均衡发展的前提下,芜湖市将义务教育的发展定位于“高位均衡”,这显然是富有前瞻性的定位。均衡,并不等于平均,尤其是,我们不能因为均衡而使得整个教育水平下滑。如果是平均分吃“大锅饭”,那么,这样的均衡,其实是一种倒退,也是与“人民满意”这一标准背道而驰的。因此,“高位均衡”的奋斗目标,就是为确保芜湖市义务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新闻推荐
12月26日,淳良里社...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