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在“双联系”走访调研中,街道“空巢”老人、“三无”老人生活困难问题日渐凸显。裕溪口街道探索建立居家养老长效机制,以社区4050人员为主力,成立居家养老服务队,每月向“三无”老人、低保户老人发放300元代金券。每次提供服务后,老人向社工发放一定数额的代金券,月底社工可凭券至社区兑换现金。这个办法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也为辖区4050人员增加了收入。街道还为“三无”老人配发了“老人手机”,完善了24小时全天候“爱心寻呼”服务体系,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为了让“小网格”串连成更紧密的“大家庭”,各社区“10—15分钟便民服务圈”接连建立,服务圈里囊括了家电修理、理发、饭店、百货等便民服务店,争取让每个家庭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10到15分钟就能在家门口就近解决。
悄然转变,基层传递“正能量”
随着“双联系”活动的深入开展,悄然变化的不仅是干部工作作风、党群干群关系,还有街道社区的服务理念和实践智慧。
“群众误解时再发火生气,我们都不能生气,‘微笑服务\’才能获得理解和支持”,“市容管理不仅要‘堵\’更要‘疏\’,了解违建乱搭背后的原因,尤其要主动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条条工作技巧和心得,都是“双联系”中,大家记录在民情日志上的宝贵经验,每个小故事都见证了街道“重心下移常态化、服务居民全天候”的深刻转变。
“以前裕溪口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块江北‘飞地\’,现在芜湖进入拥江发展的新时期,裕溪口迎来了重振雄风的好机遇。我们‘双联系\’不仅是送服务,送温暖,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传递信心,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跨江联动越来越密切,裕溪口的市政建设有望得到改善,发展前景更令人期待。
新闻推荐
弋江桥此...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