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家园,菜市场既是必不可少的硬件,也是关乎市民心情(或曰幸福感)的软件。道理很简单,开门七件事之一,菜篮子是否拎得轻松,除了花色品种和价格因素外,菜市场环境便显得至关重要。设施破旧、光线昏暗、通风不畅、污水横流……再好的心情也要打折。反之,经过改造“增容”的标准化市场通道宽敞、采光充分、摊位规范、标志醒目,使买菜这桩原本乏味的事成了一种享受,那感觉绝对不一样。
芜湖的买菜人和卖菜人,都曾经历过由骑路市场到简易大棚再到标准化菜市场的变迁,而菜市场的嬗变正是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记录。仅弋江区就新建有一定规模的室内菜市场12处,几乎每一个规模小区都有配套的菜市场,某种意义上或可视为美好家园建设的成果。
其实,“菜篮子”真的可以为幸福感加分。而“加分”的权重,无外乎在加大老旧菜市场改造力度的同时,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好新建标准化菜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除了硬件设施一流,环境卫生、摊位规范、食品安全、计量检测、公平交易等诸方面也要全面上台阶。至于摊位外溢乃至场外经营的,则应该对其坚决说不。否则,公共财政为建新菜场花了大把的银子,而“骑路市场”时代的脏乱差依然如影随形,老百姓感觉不到购物环境的明显改善,那岂不白忙活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市统计局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一是中心组带头学,作示范。市统计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率先开展学习活动,精读报告,吃透精...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