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

来源:金周刊 2012-12-28 20:18   https://www.yybnet.net/

张克庚芜湖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1985年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学中医专业毕业,有多年的中医临床经历,后又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及教育工作多年,对传统文化与中医理论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悟。现场观众认真听讲

主办单位: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芜湖市文明办

协办单位:中共芜湖市市直机关工委、芜湖市文化委、芜湖市网宣办、芜湖市文联、芜湖日报报业集团、芜湖广播电视台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始终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与追求的目标。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长寿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追求愈来愈强烈。但是人们怎样实现健康,如何又能终其天年?11月22日上午,“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讲座在芜湖百花剧场举行,几百名市民济济一堂,饶有兴趣的听取了中华五千年养生智慧讲座。

当日,张克庚从《黄帝内经》等国学经典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道教与中医学、佛学与中医学等方面的联系,通过列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者及所提理论,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张克庚说,作为一名中医出生的人,他认为,传统文化与中医对生命的追求是其价值,通俗的说是生活和质量。尤其注重社会价值,不以长寿为目的,养生更多的体现人生价值。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养生方法是融入生活的全过程,从心灵到身体,从内到外,与起居饮食、心性修养、境界胸怀水乳交融的,不刻意追求或偏袒于某一具体的招式和招术。这就是他想强调的养生的整体观。张克庚总结说:仁和淡泊、饮食有节、顺应自然等便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仁和”养生

张克庚说,时下养生说学说、养生理论、养生方法,纷繁杂乱,让人无所是从。追求健康长寿已成时尚潮流,闻病则悲,谈癌色变,小病大养,十分无谓。因为养生(保健)过度或不当,造成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这种不当、奢侈、无谓的养生(保健)甚至掠夺或侵害了相当一部分的正当急需的医疗权益和资源。

“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张克庚说,仁和养生其实就是修身既养生。孔子活到七十三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长寿了。孔子说过,“仁者寿”。“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中和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张克庚认为,要做到“仁和”,一要心态“发奋忘食,乐以忘忧”,这是养生的主基调。二要安贫乐道。

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能够统帅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提出“形神相因”的理论,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活动是密切相关的,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而易于导致各种疾病。

张克庚告诉现场市民听众,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健康有明显影响,心胸豁达,性格乐观开朗的人则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处于最佳水平,免疫功能也处于正常状态。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所以,精神养生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饮食养生

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养生保健的关系,认为合宜的饮食是安身益寿的基础。如汉代医家张仲景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然食有宜者,不宜者,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若忽而不学,诚可悲也。”认为必须学习合理饮食的知识,避免不合理的饮食损害人体的健康。

张克庚说,药补不如食补,其实中药材许多本身就是食物,如山楂、红枣、山药、茯苓……根据药材(食物)的生长地、性味、形态来确定其功效。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有寒、热、虚、实不同的体质属性,而所有的食物亦有温、凉、润、燥、补、泻的特性功效,在食物的选择上应当注意与人体的体质属性相适宜,所谓“相宜者养形,不宜者伤身”。 

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对形体产生重要影响。随四时变化而调整饮食是传统养生法中的重要内容。如:春季,万物萌生,阳气开发,此时应多食嫩芽萌生类食物以扶助阳气的升发;夏季暑热炎炎,阴津易伤,此时应多食甘谈清润之品,以清暑生津。 秋季气候转凉干燥,此时应少吃辛燥之物,多用温润养阴之品,以润燥养肺;冬季万物潜藏,气候寒冷,此时应少吃寒凉之物,多用温阳补肾之品,以护阳气。 

节欲养生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孔子说:“欲而不贪,泰而不骄”。道家指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他们都主张去奢去泰,认为追逐荣利、嗜欲过多是招灾惹祸、百病丛生的根源。

张克庚说,儒家孔子也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种“三戒”养生,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和生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戒色、戒斗、戒得,是很明智。

其中,由于精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使身体健康无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养精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欲达到养精的目的,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一为节欲。所谓节欲,是指对于男女间性欲要有节制。其二是保精,此指广义的精而言,精禀于先天,养于水谷而藏于五脏,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保精即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来达到养精保精的目的。在传统养生法中,调摄情志,四时养生,起居养生等诸法中,均贯彻了这一养生原则。

运动情趣养生

运动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垃圾排放。二是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精华。张克庚说,大家常说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这和“只要气充血足、气血通顺、则百病不生”的中医观点相符。怎样才能气血通顺呢。因为血是靠气来推动的,气虚则血滞,不通则痛。气旺(过火)则血溢(中风),只有气血平衡(血随气行,气从血走),则生命无虚实。适度的运动就可以达到调节作用。

华佗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和刮骨疗毒,给曹操治头风,尤其是创造了“五禽戏”。五禽戏就模仿自然界的五种动物(虎、鹿、熊、猿、鸟)的运动姿态来锻炼身体,以虎的动作锻炼四肢,鹿的动作锻炼颈部,熊的动作锻炼腰椎,猿的动作锻炼关节,鸟的动作锻炼胸腔。居说华佗的徒弟吴普用此法锻炼活到百岁,五禽戏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内外兼练,与太极、柔道异曲同工。

□本刊记者 奚璟 文/摄

新闻推荐

芜湖现年月日中午时分芜湖市一所中专学校的学生小罗用

芜湖现“UFO”?&nb...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