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旻
1月23日上午,芜湖荆山医院休养的老人们有兴致地贴起春联,分发年货,医院提前泛起了年味。院子里堆满了刚刚送来的一包包大米、新鲜的肉禽、各式干货礼包、鲜艳的糖果……看着这些慰问品,老人们的笑声打破了冬日农村的宁静。
这里不同于普通疗养院,对这些老人来说,热闹显得难能可贵。老居民都知道,过去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因为住在这里的休养者曾经都是麻风病患者。很多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居住于此,如今虽已病愈,却仍然在这里过着半封闭的生活。最大的已是古稀之年,最小的也年近花甲。临近新年,市卫生局、民政局、残联和红十字会人员,带了慰问品和慰问金上门看望他们,提前送上新春的祝福。
汪为新院长告诉记者,因为麻风病的影响,7位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现在日常生活主要靠领取生活费,平时就医也是由市地方病防治站负责安排。医院还请人帮他们洗衣、料理日常琐事,生活各方面都有保障。
68岁的胡芝银老人笑声最洪亮。让人难以想象,他19岁患病来到这里,已度过了40多个春秋。老人情绪很好,跟我们话起了家常。老人说,在这里住了这么久,住得很习惯,逢年过节都有人来看望。“党和政府一直记着我们,对我们很照顾,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一天天变好了,我心里很激动。”
“现在这几位麻风病休养员都早已治愈了,他们和很多正常的老人一样,安享晚年生活。”市地方病防治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麻风病发病率每年都在下降。现在芜湖市处于低流行状态,通过定期排查、随访、加强宣传等方法,近几年均未出现新发病人。即使患上,也没什么可怕,可以采取居家治疗的方法,一般半年到两年即可痊愈。“麻风病可防可治,我们需要不断呼吁社会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关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潘晔一年一度的春运来临,江城“候鸟”们纷纷踏上归乡的旅途。火车票好买吗?芜湖会不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昨日,记者亲身体验...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