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局获悉,截至上年底,芜湖市圆满完成2012年农村小学优化布局改造民生工程项目的年度目标任务。通过着力优化农村小学布局,实施教学点改造,80个农村小学的校容校貌大变样。 (1月14日本报1版)
由于受到地方财力、管理体制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一直以来,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偏远地区要明显滞后于城区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制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瓶颈”,成为教育公平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为改善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芜湖市从2012年起将农村小学优化布局改造项目纳入民生工程。目前在80个已经完成改造教学点就读的农村孩子,已经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利好”。然而,城乡学校教学资源配置上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教学点基础设施、教学装备等方面,而更在师资力量上。
目前在城区学校里,教育资源十分优越而充实,并且有充分的教育投入保障,教师们的待遇也很好,因此教师队伍稳定,教学质量也相对较高。然而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状况却并不乐观。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艰苦,很多年轻教师都在想方设法往城里跑,并不安心在这里工作,因而导致了城区学校师资力量明显过剩,偏远地区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也是人,也需要生活,因此在教师的字典里,不能只有无私的奉献。过于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得不到改善,就难以激发他们长期扎根偏远地区从教的决心。
所以,要想真正改变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还要保证有一支素质高且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各种优惠政策向偏远地区倾斜,让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赶上甚至超过城区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并对安心农村教育的教师给予优先升职和评选先进的资格等,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年轻教师流向并扎根农村及偏远地区,使得城乡教师力量得到均衡配置。这不仅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王磊)记者从市物价局获悉,从今年1月1日起,芜湖市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收取的单位和个人委托单纯保管人事档案收费,由现行的每份每月5元降低到3元,预计每年可...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