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之舞:奢侈品的附加值除了平时大家理解的各层含义外,依我看,还应该加上“潜移默化”中给社会财富重新洗牌、发牌的现实含义。当然,这也正是所谓的奢侈品文化经常宣扬的魅力和诱惑所在。试想,如果没有众多容易被这些伪“文化”忽悠着“牵着鼻子走”的人,我们生活中也许就会过于乏味,也就没有那么多“拍案惊奇”的故事了。
yz7978:我认为我们对待奢侈品不必要像对待洪水猛兽般的惧怕。关键是应该引导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理性选择自己的消费目标。在大的环境上杜绝社会上不良的追奢思想的存在。另外应当努力使国内奢侈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持平,以鼓励有能力的消费者将这部分的消费使用在国内,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东府海棠:“奢侈”二字在国语里是典型的贬义词,所以基于此延伸出的附加值当然也不会有多少催人奋进的积极含义。不过事有一弊也必有一利,若不是那些沉醉于奢糜享乐,并以此自鸣得意的“表哥”、“包姐”们日常身上的标榜其身价和品味的众多“闪光点”,让“内行看门道”觉察出他们屁股后面的小尾巴,执法部门也不会那么快顺藤摸瓜,揪出这些隐藏在各类“光环”背后的大硕鼠。所以说,就奢侈品在当今有关部门严打贪污腐败上兼具的标靶性指向作用而言,这个“附加值”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清水厨师陶军:奢侈品首先是制作精良,用起来舒服,设计超凡,比同类产品更加耐用持久。但是,这绝不是奢侈品如此受到追捧的最大原因要获得并持久保持尊荣,仅仅有财富是不够的,能够提供财富的证明才更重要。而炫耀性的消费,就为自己拥有财富提供了证明。所以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不是商品本身,而在用这种消费把自己跟别人,更确切的说是和穷人区别开。
襄中朱立平:有些富人,出国旅游,顺便买些“奢侈品”,赚点“附加值”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在国内买也是买,在国外买也是买。毕竟他个人还是赚了,这样的消费者还算精明。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人家该不该买奢侈品的问题,二是奢侈品该不该在国外买的问题,三是怎么把国人购买奢侈品的市场移到国内来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要解决的重点。能否解决好,那要看政府的市场策略和市场智慧。但是,境外旅游有他自身的价值,这是境内旅游所不能替代的。
文轩:产品的本身就没有什么值不值的区别,产品即然出现,就有它的消费群体,什么样的产品针对什么样的消费群体,产品本身没过,只要购买它的消费群体认为是他们想要的产品就是值。这样的产品它满足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看一个问题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分析它,不能以自己的准则为依据去衡量。
xj5678:显而易见,如果个人经济能力十分充裕,适当地选用奢侈品用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和“贵族身份”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少数人的经济能力根本不及却一味地过度消费选用奢侈品来刻意追求无法企及的生活方式,以满足炫富为目的的虚荣心的需求那就得不偿失了。其实,所谓奢侈品在日常生活中均有低廉的替代品可以替代且非常实用,能否将有限的金钱用在生活的必需上和花在更多弱势群体的迫切需求上,其实际收效一定会更加地极具广泛的典型意义。
日出之初:有句话叫“存在即是合理”。每年有那么多国人捧着大把钞票去境外“扫货”,说明富裕后的国民现在有了高端的物质需求,那么作为政府就应该合理的引导,尊重这个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绝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人为的制造高额价差,变相地刺激大家纷纷出国争做“散财童子”。所以当务之急,我们还是应该加快扶持提升具有自己民族属性,可以和那些所谓的洋品牌分庭抗礼的自主奢侈品品牌。
荷韵芬芳:量力而行未尝不可!对于奢侈品,我们应该都想拥有一两件吧,毕竟有句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绝大部分奢侈品,其取材、做工、质地毋庸置疑,都是精益求精。当然,我们在拥有的同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量力而行。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购买了一两件顶尖物品,挂在脖上,穿在身上,拎在手上,心里的那个愉悦,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这没有什么不可以。
双子:奢侈品的附加值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它的历史传承。虽然这些奢侈品大多产于欧美,但欧美人对奢侈品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崇拜感、神秘感。随着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国人却将奢侈品赋予了“身份”“面子”的内涵,促使奢侈品消费的是一种心理,是一张面子而决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
欢迎登录芜湖新闻网“中江论坛”(bbs.wuhunews.cn)参与话题讨论。
下期话题:如何看待“公厕新国标”出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付君兰)2月26日,共青团芜湖市十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邦明出席会议。胡邦明说,201...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