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名单日前公布,合肥名列第25位,芜湖位居第38位。在非省会地级城市中,芜湖位居第16位。
(1月28日本报2版)
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最具投资潜力”无疑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聚能”所系。全国非省会地级城市数百个,芜湖能位居16位,区位条件优越、人力资源丰富以及优惠政策形成的叠加效应固然都是重要因素,但上述条件并非芜湖所独有。芜湖之所以能形成强大的内生竞争力,关键在于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配套齐全的产业环境和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的高度融合。
政务环境本质上就是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让投资者近悦远来,不仅能把根留住,还要能迅速做大做强。总投资120亿元的三安光电芜湖项目从接触到签约只用了短短两个多月,从开工建设到生产芯片仅用10个月的时间,这项LED行业新纪录的诞生,比什么样的招商广告都具有吸引力。至于“红地毯招商,绿地毯服务”、“企业围墙内的事自己管,围墙外的事交给政府办”以及行政审批“一窗式”综合受理模式的推行,无不彰显出芜湖更开放、更便民的政务环境。
如果将高效的政务环境比作磁场,那么,配套齐全的产业环境则是打造完整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创业创新,芜湖经开区集6个国家级发展平台于一体,成为芜湖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国家级高新区和一大批省级开发区成为投资兴业的广袤热土;在壮大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光电光伏、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正是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引进具有产业带动性的核心项目、战略性项目和龙头项目,积极引进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芜湖才能实现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为企业投资芜湖,做大做强提供了优良的产业环境。
“投资芜湖,不仅乐业,更能安居。”相对于刚性的政务环境和产业环境,这或许是芜湖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一个较柔性的理由。仅绿化这一项,2008至2012的5年间,芜湖市新增绿化面积1820万平方米。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绿地率达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1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100%,新建、改建居住小区绿地达标率100%。正是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为芜湖这颗皖江明珠增光添彩,也让投资者“爱你没商量”。这一点,所有生活和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既是共建者,也是共享者。
当前,芜湖已进入转型发展、跨江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投资潜力”转化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我们挑商选资的底气?笔者以为,还是要继续围绕上述三个“环境”做好文章。要坚持“发展围绕企业转”“政府围绕基层转”的理念,建立和完善“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促进行政效能的不断提升。要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要坚定不移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建设和江北产业集中区建设。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的要求落实到生产、建设、生活各个方面。
新闻推荐
dxy9490:不让盛宴变“剩宴”已刻不容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下来就是地方上的坚决执行了。官风正则民风正,杜绝了公款中的大吃大喝和铺张浪费,民间风气...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