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ianfeng:纸质的书本总是能带来更多的阅读享受,可随时翻阅而不受阅读设备之限制,所以前往书店购买纸质的书本依然是我的选择,因为我喜欢“墨魂纸上绣,拈页手余香!”的感觉。
庄稼: 周末,习惯去书店转转。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图书,闻着那浓浓书香,心情是愉悦的。随意抽出一本书,只要书名足够打动我,我都不会拒绝读上几页的。感觉好,便收至囊中,买单带走;感觉不好,便再放回原处,继续寻觅书名能够足够打动我的书。这样的淘书,氛围远比网络淘书要好,也远比网络淘书准确。因为,在实体店购书,可以买到自己最愿意阅读的,而非炒得最热的。
老元: 喜欢淘书,一辈子与书结缘,没书的日子真得很难过。虽然,纸质的书快要被所谓的电子书取代,于我,纸质的书才是真正的书。爱读书的习惯敦促我一有时间就往书店跑,看看又进了哪些新书,然后把自己喜欢的买回家认真仔细地读。
丁学松:实体书店的前景不容乐观。就我本人来说,这几年,我已经很少去实体书店买书了。一者选书花时间太多;二者有的书书店也没有;再者,买多了,运回去很麻烦。2005年起,我在当当网、卓越网与淘宝网都注册了会员,还开通了网上银行。这样,就可以随时在网上书店任意地选购了。选好了,点一下鼠标,快递公司就会把书送来,方便极了。而且,往往还打折,比实体书店便宜多了。
一抹笑颜: 如今全民网络热潮席卷而来,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通过网络购买书籍,不仅物美价廉而且还省去了来回书店的时间。相比之下,实体书店早已没有以往门庭若市的景象,经营状况大多每况愈下。现在我买书依然习惯在一些知名网络书城选购,因为他们的书籍品质良好,折扣优惠也比实体书店多,而且通过快递免费送货上门,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购物服务,尤其对上班族来说,确实方便不少。
铁齿阿拉蕾: 在时下这个快速阅读时代,快速、便捷、优惠,吸引着网络购书群体日渐庞大。据调查显示,受瞩目的新书一上架,几个小时内卖出上千本的秒杀速度,是实体书店无可比拟的。反之,实体书店的消费群明显缩小。图书市场甚至出现“在实体书店看书、到网络书店买书”的尴尬局面。
荷韵芬芳: 一个月买几本书,对于我来说不是多么大的开支,每次买新书的时候,总是想自己不嗜好烟酒,购几本书的费用,何其少也!每个周末,陪孩子去辅导班,他去学习,我则流连忘返于图书城,先是找一本心仪的书安安静静地看上一个小时,然后站起来一边休息,一边寻寻觅觅新书,一旦有自己感兴趣的书,一定会收入囊中。回家后,在橘黄的灯光下,打开散发着油墨味的新书爱惜地看了一页又一页,常有收获。更希望自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常去书店,买一点书,读一些书,做一个读书人。
炊烟: 如何阻止实体书店的颓势?我觉得:首先,政府、学校、企业等要大力倡导读书,鼓励读书,推动读书,营造全民读书的氛围,形成全民读书的热潮。推动全民读书,不仅会让实体书店受益,更能提升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第二,实体书店尤其是国有书店一定要改变经营理念,让利于读者。第三,实体书店要提升服务品质。如加快新书上架的速度,加大新书的推荐力度,多和读者联系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等等。
濡须客: 网上书店、电子书等等的出现,使我们消费者有了比在实体书店选书的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是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的外在原因;除此之外,实体书店自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实体书店的逐利性使其在经营时大幅增加教辅、考试用书的比重,这造成的后果是,走进书店,到处都是教辅材料、试卷和带着近视眼镜的学生。这已不是“书”店,而成了“考试用品商店”。
飞不高的小鸟: 其实电子阅读方式和纸质阅读方式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它们各有各的优点,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读者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黄梅龙: 为了自己的眼睛,还是去买纸质书看吧!有人说,书贵了,我却不能苟同。想那1980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五角丛书”一套,每本5角,相当于当时的半天工资,畅销全国。现在半天的工资可以买几本比“五角丛书”装帧好得多的书啊!所以我们应该提倡,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去书店买书给自己、给孩子们看哦。
双子: 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让我选择,我还是喜欢到实体书店逛逛,其一,逛书店、边翻边看那扑鼻的书香味让我很受用,其二,实体书店如同曾经电影院,那唏嘘、激昂的情绪,还有那一瞬的宁静非常具有感染力。那份情愫是任何形式的文化传递所无法替代的,书店也如此,你完全可以与书痴者近距离的互动,还不受时间限制,最大限度地愉悦身心,在悠哉悠哉的闲适中修身养性。
欢迎登录芜湖新闻网“中江论坛”(bbs.wuhunews.cn)参与话题讨论。
下期话题:“一小时”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王磊)正是春光明媚时,一家三口到方特主题公园亲手做一个风筝彩绘,与孩子一起放飞风筝,感受春天的气息吧!记者昨日获悉,本周六方特梦幻王国主题公园广场,将举行...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