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作为传统产业,历来为污染排放大户。在优化经济发展、强化污染减排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当下,企业的绿色转型行为,不仅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代表了一种前瞻性的发展理念。因此,本报昨日报道的恒安(芜湖)纸业的转型升级倍加引人瞩目。
恒安的转型,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小打小闹,而是高起点、高科技、大投入。高起点者,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使吨纸耗水量仅为国家标准20吨的1/4;高科技者,直接从欧美进口浆板,把占造纸总污染90%的“制浆工段”从源头掐断,将污染排放降到最低。大投入者,投资2500万元自建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废水用于绿化和卫生冲洗,使“环保”、“节能”元素充盈生产全过程。
近年来,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芜湖市坚持源头控制、科技支撑、严格监管三管齐下,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严格挑商选资,严把土地投资强度、环保、节能、产业布局、亩均产出五个关口;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新技术,加快开发低碳产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严格环境保护,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十二五”期间,芜湖将着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产业高端化、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芜湖,因而肩负着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使命。
恒安(芜湖)纸业的转型升级既树立了一个新标杆,也令我们对绿色发展寄予更多新期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吕毅)3月16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登榜在北京考察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市领导张士军陪同考察。高登榜座谈时介...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