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旻
走进招聘会场时,很多展台前已经围满了投简历、咨询、面谈的求职者,张成林并不急着上前,而是站在一家知名跨国企业的招聘台旁仔细听起了应聘者和企业招聘专员的谈话。听了一段时间后,他还没有上前,若有所思的神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前与他聊起来。
“我不是来简单找一份工作的,之前我也看过一些企业,我觉得像我这样的技工,在芜湖还是很好找工作的。但我现在主要是挑选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福利之类的。”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的张成林在这一行已经做了十几年,过去他总是往发达城市跑,在上海、深圳待了多年,换过不少企业,图的就是工资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累积,这种“冬去春来”的“候鸟”生活让他有些厌倦了,家庭也让他有了停下来的念头。
“到我这个年纪的,上有老下有小,不能不管了。以前父母还能帮着家里,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等着我去照顾。孩子要上学,老在外面一年就见个几次,也实在放不下心。”张大哥谈及回来的理由。他坦率地告诉记者,沿海发达城市特别是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工资待遇比在本地高很多,尤其是对像他这样经验丰富,具有中高级技能的人来说,回来工作的工资薪酬始终无法与以前相比。但是经济账赚了,对家人的“亲情账”亏多了。
回到芜湖,张成林的工作经历很“抢手”。近年来芜湖制造业发展势头很快,企业规模和数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中不乏知名跨国企业,因此张成林很快落实了工作。但对他来说,仅仅找到工作是不够的,这次到招聘会,是想物色一下更好的岗位。“老实说,这些年在外面,回来一看,芜湖变了很多,企业也多了很多,生活条件水平也都不错。虽然企业开出的工资不算高,但相比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我觉得居住、基本生活,包括孩子上学什么,压力要小不少。”“骑驴找马”的张成林显得有些局促:“现在企业给出的工资还可以,不过我希望能更近一些,方便照顾家里,我现在的年纪也希望稳定下来,所以工作环境是很重要的,有很好的福利保障,企业制度规范。”
不论怎样,他已经决定留下来了。“外出打工也是为了多挣钱,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现在,家里人不分开,我自己也觉得安稳了,也能保证家里生活不错,这样少拿点钱也值了。”张成林笑了起来:“当然,如果工资能够更高一些,我还可以推荐以前的工友也过来,芜湖很适宜生活,发展环境又好,当然愿意留下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