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老旧城区期待幸福新愿景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4-19 13:2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赵丹丹

昔日破败不堪,今日雅致靓丽——大砻坊公共服务中心泗水园地块的华丽转身是一些老住户津津乐道的话题。4月17日,记者走进东方龙城雅乐苑安置小区(原泗水园地块),过去低矮破旧的房屋已经被十几幢高层住宅取代,小区内绿树成荫、流水淙淙,园林小品随处可见。

大砻坊,坐拥芜湖古城,历史文化氛围厚重,又是芜湖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一度独领风骚。然而,随着岁月变迁,老城区昔日辉煌不再,反而成为落后、破旧的代名词。如何让老旧城区焕发新一轮活力?近年来大砻坊以人为本,加大征迁、建设步伐,在保存古城风貌的同时,启动大规模的居民生活区建设,努力为群众营造整洁靓丽的现代化居住环境。

居民的朴素心愿:住上新房

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祖孙三代挤40平方米小平房……在大砻坊,不少居民多年来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搬进小区,住上新房,是他们最朴素也最强烈的心愿。

4月17日上午,记者前往大砻坊征收中心采访时,经过一个衰败的院子,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场景正在上演:穿着睡衣的家庭主妇拎着痰盂走向百米外的厕所,一个三四岁孩子蹲在门口玩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小凳子上吃力地洗着衣服。每一个场景,都彰显着此处生活的不便。记者和一位老太太攀谈后,走进她位于一楼的家,房间内光线暗淡,小小的饭桌边摆放着一张单人床。“孙子晚上睡这张床。”老人告诉记者,这个不到50平方米的屋子里,住着她们一家5口。

“希望能早点拆迁,早点有新房子住。”老人的话代表着住户们的共同心声。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砻坊现有11个征迁遗留地块,包括宁安铁路零星户,沧津路地块,大砻坊4、5、6、11和12号地块,古城地块等,涉及家庭600余户,“绝大多数住户愿意征迁。”然而,由于少部分住户没有房屋产权证或索取条件过高等原因,征迁工作仍面临一些难题。

管理者的根本思路:以人为本

地处老旧城区,家庭困难群众众多,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占整个镜湖区的1/5强——针对辖区内的这一基本情况,该中心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房屋征迁工作始终。

“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不可能住上现在的新房。”上个月,大砻坊杏花村拆迁户叶桂芳搬入东方龙城安置房3号楼,提起现在的居住条件,这位74岁的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在房屋征迁前,叶桂芳祖孙三代四口人住在50多平米的老平房,儿子一直在外做零工,媳妇患病在家。由于条件限制,孙子直到12岁还和奶奶同住。

2011年,得知房屋要被征迁,叶桂芳有些疑虑:搬新房要给钱补面积差价,还要花钱装修,没钱怎么办?中心、社区工作人员几次上门,向老人解释拆迁政策,终于让叶桂芳放下了“包袱”。随后,政府为其解决了近8000元的过渡费。去年8月,东方龙城首批2700户安置房交付,叶桂芳顺利地领到新房钥匙。如今,一家人住在三室一厅92平方米的安置房,多出来的35平方米,以每月1.5元/平方米的价格向政府承租。更让叶桂芳满意的是,目前所缴纳的租金可冲抵今后的购房款,“以后经济条件好转就把剩下的买下来,现在交的租金政府都帮我们存着呢!”

在大砻坊遗留地块的征迁工作中,这样“交民心、解民难”的事例不在少数。中心、社区及拆迁人员以心换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先后帮助150余户找房、搬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征迁,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在群众的理解支持下,老城区的美好明天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美味野菜齐上市

谷雨时节,正值香椿在芜湖大量上市之际,香椿又名“毛椿”,这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干挺直,树皮呈赭褐色,常生于向阳的山坡杂木林内、山谷溪旁或疏林边缘,也常常被人们栽培于村边、路...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谷雨共茶一脉香2013-04-20 13:24
猜你喜欢:
评论:(老旧城区期待幸福新愿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