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城东新区的星辰安置小区
三山区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建设中的香城湾公租房
镜湖区保障性住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寄托了中国人“居者有其屋”的朴素愿望。
住房乃民生之要,保障房承载着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期待和希望。2008年,芜湖市启动保障房建设,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困难群体既“安居”又“安心”。5年时光转眼即逝,如今芜湖市保障房体系发生哪些变化?安居工程的发展将向何处延伸?一个个问号等待我们从探索中破题。
从廉租房到公租房 “住有所居”并不是梦
每个“住有所居”的梦想背后,都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5年前,王琪和哥哥嫂子挤在狭小破旧的房子里。2010年底,身体重度残疾的他搬进了镜湖新城,成为镜湖区首批廉租户。“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花园式小区。”谈起当年拿到钥匙的瞬间,王琪依然忍不住激动的心情。今天,他成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尽己所能,服务社会。他的经历,代表着困难群体心里那份最朴实的愿望。
5年前,陶友义从外地来到芜湖落地生根。虽然他有稳定的工作,有美满的家庭,但却居无定所。去年,他入住白马浅湾小区公租房项目,不停换房、催交房租的奔波日子自此结束。最让他满意的是,这里临近他的工作单位——三花自控元器件厂,从单位到家不过几分钟的路程。低廉的租金、周围方便的生活配套,让小夫妻俩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的故事,传递着“新芜湖人”追寻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
经历不同的他们,都在5年内圆了自己的“住房梦”。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让保障房惠及更多困难人群,是5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
芜湖市启动安居工程初期,基本以廉租房为主,保障对象是本地城镇居民中的收入困难群体。但是随着芜湖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外来人口真正融入芜湖成为绕不过的命题。
“5年来,芜湖市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来芜。但是来芜工作的初期,很多人经济基础尚未稳固,住房问题成为了他们的生活负担。”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通过住房保障留住外来人员,才能更好地推进芜湖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2010年,芜湖市安居工程的“大家庭”有了“新成员”——公租房。它是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一个新的住房保障产品。按照应保尽保原则,芜湖市对各产业园区员工住房需求进行摸底,再根据企业需求,实行“菜单式”装修服务,提供样板房供企业选择。目前,各用人企业正在统一申请,芜湖市的保障对象已延伸至新就业职工、有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刚毕业大学生。
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房建设管理体系也悄然发生变化。该负责人解释,首先,项目布局不一样了。5年前,保障房项目以廉租房为主,保障对象多为本地住房困难群体。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项目多位于中心城区。如今,芜湖市加大了公租房建设比例,为了方便产业工人上下班,项目均布局在产业园区附近。和廉租房相比,公租房项目不仅增加了集体宿舍等户型,而且建设管理方式也不相同。例如,由于大部分公租房保障对象为大学毕业生,因此公租房周边配套提高了餐饮、网吧、游乐场所的比例,项目小区内甚至增加了光纤、洗衣房等生活服务设施。
市场运作动态管理 保障房建设告别低端管理
钱从哪里来、房该怎么建? 任何时候,这都是芜湖市保障房建设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至“十二五”末,芜湖市的规划目标是建设1000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含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有所居”。能否顺利实现目标,资金来源是关键。庞大的建设资金,对于政府是个不小的压力。
2008年,芜湖市启动廉租房建设之初,创新地采取了廉租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与拆迁安置房建设相结合、与出让地块商品房开发相结合的“三结合”配建制度。这不仅是芜湖市创新融资渠道,借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服务民生项目建设的积极探索,也是提高保项目建设标准、保障困难群体生活质量的必然之举。
但是,随着大批量公租房拔地而起,住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安居工程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迫切。2011年,市县两级政府共同出资成立宜居投资集团,主要承担全市保障房融资建设和运营任务,注册资金80亿元,一个市场化的创新融资平台应运而生。据了解,除了资本金外,芜湖市保障房后续建设资金来源包括中央、省补助资金,年度公积金增值和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净利益、各类政府性有效资产经营性融资等。宜居投资集团持有和运营保障房资产及其配套经营性资产,对全市保障房项目建设资金实行统借统还、统筹调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金成本,实现保障房项目滚动投入、滚动建设,可持续发展。目前,宜居投资集团正在与相关券商、银行衔接,努力推进企业债、中票等融资工具发行工作。
“这里不仅是融资平台,也是保障房企业化运作的主力军。”宜居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还需承担保障房招标、建设、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包括选聘小区物业公司、装修、统一采购家电等。
保障房的申请过程也逐渐市场化。在宜居公司的网站,市区公租房的分布、收费标准等信息一目了然。市民只需登录后点击“在线预约”,符合条件并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完成保障房的预约申请,甚至还能选择自己心仪的保障房小区和户型。
从政府统筹建设到市场化运作,一切循序渐进。2011年9月,芜湖市成为保障房统筹并轨使用试点市,实现公租房与廉租房统筹使用、并轨运行,并按照租补分离、先租后补、租售并举等原则,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合理、资源高效配置、物业管理到位、管理运营可持续。
随着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芜湖市保障房建设管理体系正不断成熟。“例如,保障房与商品房配建,生活配套与管理水平不低于普通商品房。”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辖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强保障房小区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和人社、司法等多部门联合,针对就业岗位培训、法律援助、社会保障等内容为住房保障家庭提供服务,让他们的生活水平走上新台阶。
“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对低收入家庭实现动态管理。”该负责人举了个例子:原先廉租房的租金为1元/平方米,但低租金无法满足房屋维修、管理需要,最终影响廉租户的生活质量。因此,通过市场定价核定租金,由保障家庭先行缴纳,政府再按照一定比例给予租金补贴。如果出现人口变化、收入增长等情况,保障对象可以“柔性退出”。同时,部分保障房允许租售并举,入住者积累一定资金后可按照核定的价格购买保障房。
“芜湖保障房正逐渐告别低端管理、行政管理的老路。”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确保阳光分配、提高效率,一方面最大程度提高资产运营及利用效率、加速资金回流,确保还本付息,实现资金动态平衡,这是芜湖市保障房建设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安居工程积沙成塔 产业新城呼之欲出
2012年,随着“产城一体”概念的提出,芜湖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意义不再止于“居者有其屋”,而是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迈进的助推器。
过去5年里,常住人口从5万人迅速扩张到15万人的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是最好的注解。“开发区只有道路、厂房,没有生活配套,就很难留住人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坦言,经开区正面临着传统工业园区向多功能综合型的产业新城转变。
蓝鲸湾,一个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产业新城内的公租房项目。近日,这里已基本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年内可竣工交付。“从项目的名字,可以看出芜湖市建设产业新城的题中之义。”宜居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蓝既可理解为蓝领、又可指 “蓝海战略”, 鲸的体型庞大,代表着芜湖产业园区内最大的就业群体。
“走几步路就能上下班。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完全建成后,这里将十分热闹,不比市中心差呢。”在施工现场,该工程项目负责人给记者描绘了一座“城中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是芜湖市12个产业新城之一,其他11个产业新城也和它一样,均位于开发区周边。
“产业新城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公租房、商品房、安置房、道路、生活配套等,是在产业园区内的综合配套完善的居住生活区,涉及方方面面。”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说白了,就是要让产业工人在园区内有饭馆吃饭、有地方娱乐、有学校上学、有医院治病。”记者了解到,12个产业新城总占地规模约64平方公里,可吸纳人口180—200万人。
保障房建设与产业新城规划结合,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该负责人表示,首先,保障房的规划布局要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经过5年发展,中心城区廉租房建设已趋于饱和状态,但是开发区周边的产业工人却有着强烈的住房需求。其次,这也是资源不断整合的过程,中心城区的配套建设比较成熟,而产业园区的居住、生活设施资源却相对匮乏。因此,产业新城通过优化路网结构、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快保障房、商品房、商业等建设,满足新就业人群的居住需求,使他们进得来、住得下、住得好。
据了解,启动产业新城规划以来,芜湖市采取保障房“向产业新城集中、向公租房倾斜”的政策,由过去廉租房小区配建、单元配建过渡到产业新城内公租房组团配建方式,并适度提高配套商业比例和规模,用于弥补保障房建设投资和后期物业管理。公租房小区按照商品房小区标准,配建有菜场、医疗、教育等公建用房,提高住户居住品质。目前,产业新城内在建保障房总量已达393.39万平方米,其中经开区东区与北区的产业新城已初现雏形。
安居工程向何处延伸?目前,芜湖市已基本形成了以产业新城为项目主载体,以公租房为主形式,以质量安全为根本,以公平分配为生命线,以市场化物管为基础的具有芜湖特色的住房保障建设管理思路。“但是安居工程依然需要长期探索。”市住建委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未来,随着“产业新城”的陆续崛起,一幅更加壮阔的新图景正在勾画中。
本版撰文:记者 潘晔
本版资料图片:记者 陈剑 陈洁 通讯员 程依宝
新闻推荐
木棉花的味道:加强对市民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建立食品质量信息收集发布机制。一旦发现伪劣食品流通,应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传单、墙报等多种形式予以曝光,并向消费...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