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江晟
实习生 祝婷 张敏
都宝花园社区普通居民王宝美,作为一名孝顺儿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生活中诠释出传统孝道的真谛。
今年50岁的王宝美,是芜湖卷烟厂的一名退休职工。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与爱人相识后,成家已有30年。长期以来,夫妻两人一直相敬如宾,勤俭持家。由于公婆育有4个子女,其余几个子女或居住较远,或在外地,而丈夫又是长子,王宝美欣然承担起大儿媳的义务。
“那有什么关系,公婆也是老人长辈。我们相对的时间充裕一些,能照顾老人就顺便一起生活呗!”王宝美告诉记者,结婚初期,当时婆婆尚未退休,身体还算不错。待家中独女出世后,婆婆还主动带着她成长直至上学。正当女儿大了,婆婆正式退休时,其身体却越来越差,最终患上了糖尿病,并导致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生活自理出现困难,常年需要家人陪护、就医。而此时,下岗的丈夫在重新就业后,因工作关系时常在外。面对突发情况,她承担全家家务十多年,并全力照顾婆婆,陪聊、理发、洗澡、喂药等随叫随到。夏季气温高,她就坚持每日数次帮婆婆擦身、换衣;冬天则坚持每晚为婆婆暖脚、按摩,直至其安心入睡。
婆婆去世的最后几年,对于王宝美而言,是艰难的几年。用周边邻居的话说,王宝美是个好媳妇,婆媳俩从没有红过脸、伴过嘴。她与婆婆的感情就像是女儿对待母亲一样,大家都很羡慕他们。由于婆婆病情时好时坏,经常性住院治疗,且一住就是十几天,需要家人全程陪护。为此,她总是要在保证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挤出各种时间,坚持每日在医院里陪夜,照顾婆婆。待婆婆出院回家后,她又要白天上班,包揽一日三餐、做家务活动,直至几年前年逾七旬的婆婆去世。
婆婆去世后,形影孤单的公公便搬来与王宝美夫妻俩一同生活。今年83岁的公公,年轻时吃过很多苦,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纪律性、观念性很强。随着其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不好,为了让老人安享晚年,她还根据公公系北方人爱吃面食的习惯,想法设法地迎合口味,经常准备一些面食,让他吃得好、睡得香。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吴炜钰)受北方冷空气和台风“康妮”外围影响,今天芜湖市有一次降雨过程,气温也逐渐下降,周末芜湖市最高气温将跌至28℃左右...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