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采访中,记者常听到一些居民反映,“与以前相比,社区路灯失明、下水堵塞等问题的修复速度,感觉要比以前慢了不少”。社区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是社区或有关部门懈怠还是其他原因造成,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调查。
居民:向社区反映已久 问题迟迟没解决
近日,沿河小区一居民向记者反映,小区门前雨水淌不走。记者赶到现场发现,雨水基本淤积在小区门外(如图),却流不进不远处的下水井里。居民告诉记者,沿河路改造后,路面增高,小区地势相对降低了,每到雨后,积水便一直淤积在小区大门附近,给居民出入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小区环境。“尽管向社区报告了很久,但一直没能解决”,该居民说。
对此,淳良里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问题他们已向区住建委做了报告,因为这是一处老旧小区,当年小区建设时规划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管道走向很复杂,区住建委有关部门在受理后必须要找出症结所在,否则解决不了问题,但这需要时间,便给居民造成无人处理的印象了。她告诉记者,经过反复检查,目前已基本确定地下管道走向,施工人员将于近日进行疏通等作业。虽然该负责人反复向居民做了解释,可仍有居民不理解或质疑社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态度。
据了解,除类似的小区排水问题外,路面、路灯、井盖等基础设施养护问题事关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均为居民关注焦点。但对多数居民来说,这些基础设施养护程序与“内幕”少为人知,因而导致质疑不断。
住建委:工作程序有所增加 但维修质量有提升
社区基础设施维护流程与“内幕”究竟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效率?记者日前与镜湖区住建部门取得联系。据介绍,目前镜湖区社区基础设施维护范围不小,包括300多条背街巷、60多个无物管小区,并且无物管老旧小区还有增长的趋势,维护内容涵盖路面、路灯、人行道、井盖等,由A、B、C、D4个片区的维护队伍负责,分别对应滨江、赭山和赭麓、张家山和大砻坊及镜湖新城、汀棠和天门山及弋矶山。
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社区基础设施管养有既定流程安排。举例来说,某社区居民发现有相关基础设施待修,他会向所在社区反映,社区核实后填报《维修申请单》至住建委,住建委受理后,会通知片区维修队伍实施维修和养护,同时还要做好养护维修工作监督以确保质量。
据了解,与镜湖区由区住建委负责社区基础设施维护不同,目前芜湖市其他区的社区基础设施维修任务,条件范围内还是由社区或街道负责。镜湖区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由区住建委负责全区社区基础设施维护还在尝试与探索中,就目前情况来说,与以前由社区或街道自行解决维修问题相比,由区住建委负责后,因为项目都能有专业技术人员把关,维修质量得到提升,但相比过去,程序上有所增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效率。
一些社区居民与工程人员也证实了这一说法,“现在的维修质量肯定要好许多,有懂行的人指导监督大不一样”。但一些社工表示,“如果能简化一些手续,快一点的话肯定会更受居民认可”。
然而,区住建委有关人士介绍,除了程序上影响了效率外,还有一些现实因素,“包括维修申请扎堆、调查原因、准备材料、落实方案、天气原因等,这些都会影响工作进展,这些因素不管是在镜湖区还是在其他区都存在,希望居民能理解”。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童丽君 梁漫漫 许纨月 文/摄
新闻推荐
告别暂住证芜湖昨日首发流动人口居住证外来人员同享“市民待遇”
昨天上午,在北京路派出所里,陈锐进从芜湖市领导手中领取了全市首张流动人口居住证。今年芜湖市将全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凭居住证可享受与本市户籍人口同等待遇的社会...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