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确定好组装地点后下订单,我们只要2个月时间,就能搭建出连片的光伏温室大棚。棚顶利用太阳能发电,棚内电脑控制温度湿度,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一举数得。”11月8日,信义玻璃芜湖公司,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地介绍道,假如申请项目“路条”一路顺利,这样的光伏大棚将很快在三山区2000亩的现代农业基地试验推广。
适逢芜湖获批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一周年,不少像信义玻璃这样的企业“嗅”机而动,在发掘节能环保产业商机的同时,也为芜湖经济转型升级注入绿色生机。一边是通过新能源项目“开源”,一边是通过工艺改进和产业转型“节流”,近两年,随着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出现,芜湖能源利用结构发生变化,“能源账单”逐渐变薄变轻。“芜湖将要建立一个以生物质能综合应用为核心,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应用为重点,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为补充的城市新能源体系。”芜湖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芜湖新能源城市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到2015年,芜湖市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超过6.5%。
据芜湖日报
新闻推荐
子薇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