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弋江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

来源:大江晚报 2014-04-15 22:10   https://www.yybnet.net/

“晚改不如早改,早改早主动,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弋江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王敏女士,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有关弋江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教育无校籍管理改革时,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话。记者了解到,目前弋江区已开始启动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开全省之先河。实施这项改革,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当然这也蹚进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是一块难啃却回避不了的“硬骨头”。

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是势在必行

据记者了解,201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行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谈起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王敏局长说这是势在必行。

近些年来,芜湖市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在推进,学生就近划片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取消择校、取消“重点”初中、大力扶持薄弱学校……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芜湖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和教育的公平。但更高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在涉及教师队伍管理、教师流动、教师资源科学配置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当下,弋江区义务教育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着的新状况: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带着随迁子女,导致农村学校生源减少,与城市学校生源逐年增加形成鲜明的反差;虽说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近些年也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城市学校相比差距并没有缩小甚至还有扩大,教师的逆向流动压力依然很大;许多教师长期“驻扎”在一所学校不动,职业倦怠难免产生,消极的情绪可能相互传染……这给均衡教育和公平教育的深入发展带来“阻力”。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和公平,就有必要让教师队伍管理活起来,让教师热情再度燃起,优师名师愿意去农村偏远学校和城市薄弱小学。那么让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就势在必行,是绕不过的“大山”,避不开的“激流”,必须迎难而上进行改革。

均衡发展首要是科学配置教师资源

采访中,弋江区教育局领导班子认为,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教育更高层面上的公平,如何科学配置教师资源是首要任务。此次弋江区在全省率先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就是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导向,深化教师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区管校用”,加快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教师管理由“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推动教师动态调整、合理流动、科学配置。在改革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有序推进,积极稳妥,不回避困难也不折腾,通过此项改革,给教师搭建更大的专业化成长平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愿意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任教。

根据该区已出台的教师无校籍管理实施方案,记者了解到,实施的范围涵盖区属中小学所有在编、在岗教师。在实施原则上,首先是统筹兼顾。区教育局在编制内对教师统筹管理,兼顾学校岗位设置与人员结构、学校个性发展与优质均衡、全局需要与个人意愿;其次是有序流动。立足实际,遵循积极推进、稳定有序的要求,划片、按比例开展教师交流;兼顾办学特色,鼓励优秀教师从热点学校向非热点学校流动,从教师富余学校向缺员学校流动;再次是促进发展。通过加大教师交流,优化教师结构,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

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为交流对象

王敏局长在介绍教师无校籍管理实施方案时说,此项改革实质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政府层面,进一步理清教师“区管校用”的管理机制;二是在教育系统层面,建立正常的促进教师有序交流的制度。她说,实行无校籍管理后,凡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为定期交流对象。自愿申请由城区到农村学校交流不受教龄限制。每年各中小学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区市级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0%。编制部门负责核定全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总数。

区教育局成立弋江区教师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教师聘用合同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调配、职称评定、组织培训等工作。各校负责在岗教师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包括教育教学行为管理、绩效考评、职称申报、评优评先等。

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实施后,新录用教师与区教育局签订聘用合同,原在编、在岗教师自然过渡为无校籍教师。学校按照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岗位数,采取全员竞争、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上岗教师。上岗教师与所在学校签订岗位聘用协议,聘用协议一学年一签。

《弋江区教师交流办法》已经制定并即将出台,以规范管理教师交流工作;采取激励机制,鼓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制度,区教育局定期从城区优质学校选派教师团队到薄弱学校对口置换交流。

采访中,王敏局长告诉记者,区委区政府从发展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和建设教育强区的高度出发,对实施全区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给予大力支持,包括政策、人事、财力的方方面面。区政府成立以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为组长,区教育局、区编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师无校籍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教师无校籍化工作的改革试点。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无校籍管理教师交流、激励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目前,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正在正常推进之中。有关此项改革实施进程和重要细节,本报将跟踪报道。

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市区普高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确定

本报讯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2014年市区普通高中艺术和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已经确定。各校的艺术和体育特长生的具体招生办法,由各学校制定招生简章,经市教育局审...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电子裁判够公正2014-04-16 22:09
中江画人桑仁贵2014-04-17 22:09
评论:(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弋江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