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裕溪口派出所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解新方法、新途径,实施“零推脱、零埋怨、零距离”的“三零服务”,今年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近百起。
及时处置“零推脱”。过去,派出所存在接到群众“鸡毛蒜皮”小纠纷报警推脱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所领导要求民警无论纠纷大小,必须做到“零推脱”。3月初,新三村的郭师傅与邻居因门口堆放的杂物发生纠纷,向派出所报了警。这不是首次接到郭师傅的报警了,每次处置都很头疼,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区民警立马赶到现场。矛盾根源并不复杂:郭师傅的邻居李大妈喜欢把杂物放在门口,既不卫生,也影响出行。民警将两人约到一起,从远亲不如近邻讲到过道堵塞的危害,调解了一下午,双方终于握手言和。随后,民警和郭师傅一起帮李大妈将杂物移走。两位邻居笑着说:“以后我们再也不会为这样的事发生摩擦了。”
为民服务“零埋怨”。居民家庭很多矛盾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如果没有妥善处置,会引起不满。为此,派出所提出为民服务“零埋怨”。家住新裕路社区的吴大爷年过八旬,跟儿子一家生活。4月初,老人说孙子拿了自己500元钱,孙子不承认,家里闹得不可开交。社区民警得知后,主动上门调查。一番分析,民警觉得老人记错了放钱的地方,随即帮老人找到了钱。本以为这事过去了,不料,老人到派出所告状,说儿子骂了他,民警没有处理,他不满意。民警耐心地开导老人:“你儿子没有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公安机关无权处理。如果把你儿子抓起来,对你有什么好?”见老人有所触动,民警又跟老人的儿子联系,希望他善待老人。一家人和好后,十分感谢民警的真情调解。
调处纠纷“零距离”。群众遇到矛盾纠纷,都指望能及时见到民警,并得到解决。派出所从改进工作作风入手,要求民警调解纠纷时,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跟当事人面对面,“零距离”妥善处理。5月2日凌晨,出租车司机吕师傅在芜湖市送一名醉汉到裕溪口街道,谁知乘客不仅没有带钱,而且胡言乱语要打吕师傅。时值半夜三更,吕师傅怀着忐忑心情拨打110报警电话。不到5分钟,民警即来到他们面前。了解情况后,民警先替乘客垫付了车费,让吕师傅返回芜湖。随后把醉汉扶到派出所值班室休息醒酒。天亮时,醉汉清醒过来,听民警说了事发经过十分羞愧,立马给家人打电话,把车费还给民警。
张红 管月奇
新闻推荐
怀念那些吃宵夜的日子人的晚餐有许多种,在家里吃的,叫生活,在酒店吃的,叫应酬。宵夜,是晚餐的延续,它既不属于家庭,也不属于工作。它是一种情调和乐趣,是一个人为自
一个吃货的宵夜故事微胖的身材,常挂在嘴角的微笑,说任何话题都能掺和进去……这是34岁的朱宇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芜湖工作的10余年时间,朱宇自称...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