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住宅小区的机动车停车位“问题”的出现,与芜湖市机动车数量近年来的迅速增加有密切关系,据最新的数据,2013年全年芜湖市新增机动车47477辆,截至2013年底,芜湖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93188辆。以芜湖市2013年384.54万户籍人口数来计算,也就意味着目前每10个芜湖市居民中就至少拥有1辆机动车,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加。但芜湖市各类住宅小区以及其他各类城市空间为机动车停车留出的停车面积的增加,却远远滞后。在这里,新旧住宅小区机动车停车位的紧张,与居民日益增加的机动车停车需求,构成了最令人关注的一对矛盾。
住宅小区停车位成多年矛盾焦点
因住宅小区机动车停车位问题引起的矛盾,几乎每年都有发生。2013年年初,城南某上市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一个高档住宅楼盘售楼部被人为损坏,据悉,其原因之一就是该小区原先承诺的“人车分流”被业主指责为“名不副实”,还有业主指责所谓的小区“人防车位”被私下“出售”。而此次“维权事件”中牵涉到的关于“人车分流”的定义问题、人防地下空间的“平战结合”、依法、合理使用问题,都非维权业主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很多法律法规层面的问题,至今没有理清,开发商、业主、行政主管部门、司法部门等对于停车位问题纠纷,都有棘手之感。
高档在建新住宅小区尚有此问题,芜湖市其他住宅小区存在的类似问题的复杂性可想而知。芜湖房地产业有关人士表示,不容忽视的是,芜湖市2009年之前规划通过的绝大多数住宅小区都面临着机动车车位不足问题,即使在市中心的某些大型中高档小区,车位与住宅户数配比也只有0.6甚至更低,也就是说,一户都没有配上一个车位,这让其“高尚小区”的定位颇为尴尬。
业主与开发商关于停车位置、车位性质、“出售”的合法性等方面的争执,每每发生,业主的愤怒,开发商的无奈与钻空子牟利心理,行政主管部门的尴尬,如今都没有理清。记者了解到,目前住宅小区的地下车位分为两类,一类是报建时就已在规划上注明是地下车位。理论上,此类车位可以租售,但需取得房管部门的销售许可。另一类是以人防工程名义报建,实际作为车位使用的。这类车位不能买卖,不能取得产权证、土地证。除了第一类的规划车位外,部分小区实际上是通过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的方式,在“销售”人防车位。而据《人民防空法》的规定,人防工程属于“平战结合”,即人防工程修建后,战时或遇到重大灾难时用于抵御灾害,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平时可以开发利用,本着“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可以用于停车、地下超市、商场等用途。虽然《人民防空法》规定人防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但并未明确人防地下车位的产权到底是属于开发商,还是属于全体业主。另外,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虽然明确了小区很多设施的归属,但是对地下车位产权却没有涉及,这就给了开发商打“擦边球”的机会。
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问题芜湖早已“发力”
记者了解到,针对小区停车难问题,芜湖市政府部门很早就开始“发力”,不仅从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方面着手,而且政府财政也拿出了“真金白银”,体现了执政为名的施政导向。首先是针对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芜湖市开展综合整治措施。根据《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入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老旧住宅区改造的工作部署,芜湖市计划从2013年-2015年,集中3年时间对全市成片老旧小区和零星住宅项目实施综合整治。经统计,从2008年开始,市、区两级财政共计投入资金约2.5亿元,对市区204个老旧小区实施了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增设了部分地面停车位,部分满足了机动车的停车需求。
针对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业地产的停车问题,芜湖市更是从地方法规制定角度入手,从源头上进行规范,2008年,《芜湖市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配建标准(试行)》开始执行,新建建筑物都必须按照这一标准建设停车位。
《芜湖市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配建标准(试行)》对住宅建筑的车位配建,首次根据建筑面积的不同划分了5档标准,每户建筑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的,必须配套建设0.4个机动车车位和2个非机动车车位;90平方米以上14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每户必须配套建设1个机动车车位,同时建设1.5个非机动车车位;考虑到实际需求情况,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或者别墅,必须配套建设2个机动车车位,不需配套建设非机动车车位。
新标准除了对住宅建筑的配套车位建设有明确规定,还对办公、宾馆餐饮娱乐设施、文体场所、医院、商业、工业、游览场所和学校停车位的配建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其中,游览场所和学校的停车位配建标准是:游览场所车位配建按照游览面积大小建设,学校车位配建则按照师生数量配建。
新标准实施以来,芜湖市众多新建小区的机动车配比明显上升,大多数住宅小区的机动车配比基本都在1:1,有的甚至达到1:1.2,也就是说,小区内每户都配建了一个车位,如此高的车位配比,大大缓解了芜湖市新建住宅小区的停车难问题,也成为新建住宅小区的“卖点”之一。
“人车分流”国家并无强制性要求和明确定义
目前老旧小区内诸多人车之间存在的矛盾,很多芜湖市新建楼盘都在广告中自称采用了“人车分流”的人性化设计。很多小区在广告语宣称,这不但解决了小区内“人车争道”的难题,更加确保了社区行人的安全。孩子们可以在小区内尽情嬉戏,老人们也可以在小区里悠闲散步,不用担心有车辆穿过。同时,实现人车分流后,将减少汽车的噪音、尾气污染,使得小区环境更加优良。(下转B03版)
专题文字 记者 夏成俊 程茜 张申尚
专题摄影 记者 赵亚玲
新闻推荐
如今,越来越多的近视眼选择配戴隐形眼镜。很多人不知道,隐形眼镜被国家列为高风险的医疗器械,其生产和经营都有严格要求。新版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将于6月1日实施,该...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