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会用电脑的人都知道,光标是屏幕上一个不断闪烁的亮点,标明你目前关注的位置所在,而鼠标则是电脑的配件,用来实现选定、输入等基本操作。某种意义上,鼠标的选择决定了光标的位置,当然,光标也有不听鼠标指挥的时候,那个时候,十有八九是死机了。
我不是电脑专家,对光标、鼠标之类的话题没有太多的兴趣,但这几天,一个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媒体上,并引起美国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让我对“光标”这个词格外留意了些,并用心研究这个人和由他引起的若干话题来。这个人就是陈光标,第一身份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其他的社会身份、各种头衔,没有两张纸估计写不完,恕不一一列举,但“中国首善”这个称号是必须记住的,如果喜欢,你还可以称他为“标哥”或“陈低碳”。
一个苏北农家子弟出身的民营企业家,靠着早年从事电子医疗仪、后来倒腾“废铜烂铁”的生意完成了积累,然后又向房地产、投资等领域发展,单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角度来看,陈光标似乎也没有特别过人之处,让他声名大噪的,是他围绕着“慈善”主题所开展的系列行为艺术。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点名表扬,结果当年被CCTV财经频道评为“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尔后国内外一系列灾难事件中,都能听到他的消息,甚至包括日本核电站事故,他也向日本人捐了不少的钱物,体现了不计两国前嫌、不顾民间忿怨的“国际主义精神”。并且,这种精神在他那里不断被放大,两年前,听说《纽约时报》的日子不太好过,他决定出资收购美国的这家主流媒体,结果成了一出闹剧,而今年,就在前几天,他再度来到纽约,大掏腰包请当地的穷人吃牛排大餐,每个流浪汉据说还能领到300美元(后来改成价值300美元的食品或物品),吸引了大批的眼球,赚足了媒体的目光,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骚乱,产生了更多的争议和质疑。
有钱了,发达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在多元社会下本无可厚非,何况人家还打着慈善的大旗、背着“中国首善”的名头。我想提醒的是,做慈善固然是义举,把大把的钱无偿地奉献出来,也是需要实力和勇气的,但能否让这样的义举多一点和善的气氛、多一些人性的光芒,是否可以把出发点很好的活动,做得更有点文化底蕴和亲和力?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过犹不及”,当一个慈善活动带上某种“软暴力”成分,以牺牲被援助对象的尊严为前提时,它就离“伪善”和“作秀”不远了。陈光标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一定听说过“嗟来之食”这个典故,依他的个性应该是没有吃过,现在却站在纽约的大街上拿着百元美钞到处派发,标哥,您是不是应该先到当地的孔子学院进修一下,温习一下,再上街做慈善更好呢。
据说,标哥在美国发布招募穷人的广告后,报名者甚众,一时让他感慨,想不到美国还有这么多穷人。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朝鲜人曾经做过一个影片,说美国人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鲜人民应该在伟大领袖的带领下,早日救美国人民出离水火。这种精神,这般情怀,与标哥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啊。照此下去,“中国首善”用不了多久,就会是“美国首善、世界首善”了,盖茨、巴菲特什么的,早点洗洗睡吧。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一个成语来,叫“鼠目寸光”,中国的文化真是太博大精深了,原来,鼠标和光标是合二为一的概念啊。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如果不回归本我、回归善心,再亮的光标,在寸短的视矩下都有可能变成过街之鼠,说不准哪天就自己卡住了,宣布死机。
宛农(芜湖著名民企高管)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28日,光华星城菜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光华星城及周边小区近2万居民买菜将更方便。光华星城位于城北,为拆迁安置小区,可安置群众3604户...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